王庆环
北大静园一角(资料图片)
5月5日,北京大学宣布成立燕京学堂和设立中国学学科,从那时开始,北大校园内外的质疑声就不绝于耳。7月9日,质疑的矛盾双方在北大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对话,质疑、回应,再质疑、再回应……师生代表和校长王恩哥、副校长刘伟等校领导面对面交流,答复相关问题。那么,燕京学堂为什么遭到质疑?校方坚持主办的理由又是什么?燕京学堂会成为一些师生担心的北大“特区”吗?
焦点1:选址静园是否合理?
【质疑】
按照燕京学堂宣布的计划,燕京学堂将设定为住宿式学院。正是这一点成为许多师生对燕京学堂质疑的第一个原因。按照之前公布的方案,住宿式学院选址在静园六院,而静园六院及其围合起来的静园草坪在不少北大师生看来,是他们活动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所有北大人的情感。校方将燕京学堂选址在此,之前没有广泛征求师生意见,不仅伤害师生情感,更损害了师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另外,许多师生担心,燕京学堂提供“高大上”学生宿舍,会使其成为“校中校”“园中园”,从而成为北大的一个“特区”,进而破坏了北大人一直秉持的平等,而这种平等对一个学问之地尤其重要。
【回应】
校方认为,选址静园有其合理性。刘伟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静园六个院子就是学生宿舍。现在,学校考虑、论证将一院到六院通过内部修缮改造成燕京学堂的校舍,也是延续了学生宿舍的功能。在建设期间,静园草坪照常开放。明确是修缮,静园一草一木都不会动。”
对于燕京学堂是否会成为“特区”,刘伟表示:“燕京学堂大部分老师都来自现有院系,在新环境里最终受益的是全校同学。燕京学堂是众多学院里的一个,是适应时代需要,做的一个教改项目,有传承,有创新。当然我们的目标和设想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在办学模式上的探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改革的过程中,各个学科、院系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肯定会出现。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拓宽办学资源、争取各方支持,不断提升全校整体发展水平。”
对于由此产生差别的学生住宿条件,刘伟说:“北大学生住宿条件不好是多年的问题,近年我们加大力度改善学生住处。今年是北大历史上,也可能是半个世纪以来解决学生宿舍问题的高峰期。到明年秋天,改造完毕,国内外学生都会安排好,到2016年彻底解决。学校希望为下半个世纪做准备,基本上,20年~30年甚至更远都能保证。”
燕京学堂选址仍未最后确定下来。校方在会上表示,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选址问题,未来还可以再召开座谈进行商榷,目前最终方案尚未敲定,欢迎师生参与讨论。
焦点2:学科设置是否科学?
【质疑】
对燕京学堂的第二个质疑是中国学的学科性质与设置的科学性。按照之前公布的方案,学堂将开设一年制的中国学硕士项目,包含“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考古”“语言、文学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法律与制度”“公共政策”6个方面的课程体系,主要以英文讲授,部分课程仍会使用中文。2015年9月,计划第一届学生入校,其中包括65名海外学生、35名大陆学生,学生将获得全额奖学金。在教师的配置方面,从北大现有教师中联合聘任30人,从国内外公开招聘“杰出学者”20人,并邀请“国际顶尖访问教授”20人。
对这一方案,持质疑态度的师生意见主要是:一年制能否培养出中国学人才?他们认为,一年时间,绝大多数精通汉语的中国学生都不一定够,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更不可能。以英文授课的中国学,是不是不太符合中国学的内涵?
【回应】
对于外国学生在一年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刘伟表示:“年限只是一个条件,重要的是内容和标准。时间是一个要求,保证学习质量最重要的是内容。牛津剑桥本科是三年,一个学期两个月,这也是一种模式。从另一个角度,北大本科四年,有不少同学获得双学位,怎么衡量年限?现在加紧推动3+2和3+1项目,本科硕士都在做,质量都有保证。另外,说到语言,我们也不能等着外国学子学习好了中文才能学习中国文化与文明。据了解,朴槿惠所读的是冯友兰先生在美国讲学期间用英文写作的《中国哲学简史》,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刘伟介绍说,燕京学堂在国际高校中获得了良好的回应。校长王恩哥上个月到牛津大学访问,见到了罗德奖学金的执行方罗德学院的负责人,他们对燕京学堂的理念十分认可,并且愿意进一步探索和北京大学合作的可能性。
一方是师生的质疑,一方是校方的坚持,围绕燕京学堂的讨论在北大还会继续下去,但这种对话的开始,对中国大学而言,何尝不有其特殊的意义呢?(本报记者 王庆环)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