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这意味着,文化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健康的文化发展生态一定是开放的,向世界敞开胸怀,参与全球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保持怎样的姿态?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委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记者:当前,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处于一个活跃的阶段,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调整。您觉得主要体现在哪里?
周明伟: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有清晰的定位。介绍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首先应该是针对大众的、具体的,形象化的。这样的传播才能产生吸引力、感染力与影响力。特别要注意避免一味地简单传播已经被符号化、概念化和标签化的、我们认为是经典的东西。
经济全球化和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传媒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文化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这样的文化交流态势可能会使一些强势文化更强,一些弱小的、个性化的文化被进一步边缘化。因此,弱势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小众文化都有较强烈的防范意识,既有强烈的欲望去拥抱世界,又担心失去自己,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矛盾状况。
记者:有什么有效的方式来缓解甚至是化解这样的心态?
周明伟:文化交流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多元多样性。正是这样才不断地激励着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如果这个世界的文化为一两个强势民族的文化所主导,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灾难。就这个意义上说,各个民族文化的主体越来越重视在交流中保存并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又可能导致文化的排外和交流的困难。这同样是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问题。中国在同美欧西方国家的文化交往中,美欧显然处于强势地位。为此,中国在继续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同时,对西方文化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这是国家利益所在;但对于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也是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他们对中国一些文化传播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保持警惕甚至抵触,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要练好“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基本功,尤其要扎实地去学习研究西方的文明与文化,掌握他们习惯的表达和接受方式,找到相互认知、相互欣赏、合作交流、求同存异的切入点。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充分、越深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空间就越大,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间的交流、交融和交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就会越好。
记者:这会不会让人迷失自己,去适应别人的游戏规则?
周明伟:我觉得不是这样。“知己知彼”是开展交流、争取主动、求得实效的基本条件。了解别人的过程也是自我完善、扬长避短的过程。了解别人,是为了能够加强同西方文化、文明发展的关联度,增强求同存异的基础,使我们的文化产品和它们所负载的价值观,更容易地被理解和接受。在全球的场域中开展文化交流,会有交锋,但目的不是为了让人家觉得你是另类的,而是通过不断的磨合,趋利避害,实现求同存异,以赢取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凝聚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的正效应、正能量。(记者 王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