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象題型是各種公職崗位面試中的重頭戲。現在社會現象題型的解答上,考生普遍存在著對其影響分析不足的問題。要知道,影響分析本來就是社會現象分析的重點,另外,影響分析也有一定規律,所以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要對這個問題做一研究。
例1:談談如今在我國不少地方出現的“政績工程”現象。
例2:現在社會上有一種現象叫做“潛規則”,指的是表面看不到的各種規則,請問你對這樣的現象有什麼看法?
例3:十二五規劃中著力強調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此請談談看法
(1)什麼是影響。上述題目中在作答中,都應該對這些問題帶來的積極意義或者消極后果進行分析。我們把這些稱之為“影響分析”。所謂影響,就是一個社會現象會給社會帶來的結果。換句話說,影響就是對社會現象的評價。這是分析社會現象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2)影響可以是積極的,我們經常稱之為積極意義﹔可以是消極的,我們經常稱之為“消極影響”﹔也可以是好壞兩方面后果兼有,我們稱之為“同時帶來正反兩面影響”。
(3)上述例子只是無數例子中隨便舉出的幾個,實際上,面試題中幾乎所有社會現象都應該涉及到其影響。
(4)不論是正面影響還是負面影響,考生普遍覺得難以回答。主要是學生社會背景知識有所欠缺。其實影響分析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不管它是什麼現象,我們都可以從一些相對固定的角度去考慮的。本文即是想介紹這些角度,即我們所說的“影響分析的思路”。
所謂影響分析的思路,就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當事民眾﹔相關企業或社會組織﹔政府﹔社會整體。這個思路對於好的影響、壞的影響都適用。這四個方面的每一個方面都有若干內容,具體是:
(1)當事民眾。
當事民眾指的是該社會現象中涉及到的普通老百姓。對於這個方面的影響分析,主要是考慮這個社會現象影響到了這些老百姓的哪些利益或者是哪些生活狀況。其關鍵詞是“利益”和“生活”。
(2)企業或社會組織。
社會組織指的是學校、第三方組織等。對於這個方面的影響分析,主要是考慮這些機構的“利益”和“形象”。
(3)政府。
政府所受的影響是影響分析的重要方面。在這裡,主要可以考慮如下方面:“執政能力”、“廉政”、“形象”。
(4)社會整體。
除了上述直接影響外,還可以從社會整體來考慮。這裡主要是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著手:1)穩定﹔2)經濟﹔3)文化或社會風氣﹔4)生態﹔5)政治。這裡有必要把政治解釋一下,這裡的政治指的是國家的基本政策方針、基本治國原則,屬於我國國家生活中的原則性問題,比如以人為本的理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等。
在答題的時候,不是上述各方面都要答到,而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篩選”。具體的表達句式則可以選用下面的思路:
“該現象/做法會產生如下影響。
第一,該現象會影響到當事群眾的利益/生活。……
第二,這一現象也會對當事企業造成影響。
第三,這一現象也會對當地政府造成影響。它會影響到政府的……
第四,這個現象還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也會對我國的整體經濟造成影響。
第五,這個現象還和我國的……(方針/理念)背離。”
我們套用上述思路,對例1的影響做一分析。其參考答案要點如下:
政績工程這一錯誤的做法無疑會對我國社會的各方面造成嚴重影響。具體包括:
第一,它會影響到當地群眾的利益。政績工程牽涉到的強行征地、拆遷都是比較嚴重的侵權行為。
第二,這一現象也會對當地政府形象造成巨大影響。這會讓民眾極大動搖對於政府的信任。
第三,更重要的,這一現象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政績工程現象經常造成大量群眾上訪之類的事件,這些事件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穩定的隱患。這是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了。
第四,這種做法也和我國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其它的例2、例3可以參考引用上述思路,我們這裡隻予以簡單點撥,具體可以由讀者完成:
對於例2,要考慮的幾個方面主要是辦事群眾、特權機關和特權人員、社會的風氣、國家的依法治國的理念。
對於例3,要考慮的幾個方面則是民眾的利益、政府的形象、也能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以及符合我國以人為本的理念。
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總結的這個影響分析的思路,表面上是答題技巧,其實是一個社會科學的基礎知識。我們把握了這個,不但對於答題,對於我們理解社會現象、把握社會現象也是極有好處的。
來源:華圖教育
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日報社概況 | 關於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網 | 報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833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06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証B2-20100025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証(廣媒)字第17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 京網文[2014]2108-308號 | 互聯網出版許可証(京)字039號 |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8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