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成
2024年11月08日08:53 來源:光明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重大創新,是對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的重大貢獻,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產力發展規律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的深刻洞察與精准把握,為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新型生產關系是在新質生產力牽引下創新形成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過程及其相互關系的總和。構建新型生產關系,需要理順政府、市場、社會三者相互關系,推動形成政府引導支持、市場有效驅動、社會高效協同的發展格局。
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充分發揮有為政府的引導作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新型舉國體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的創新形式,強調科學統籌、集中力量、優化機制、協同攻關,彰顯了我國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健全新型舉國體制,需要有為政府發揮引導作用:一是科學的宏觀調控。政府要通過政策協同、制度供給,進行超前規劃引導、科學政策支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動公共服務與金融產品創新,為構建新型生產關系提供堅實基礎。二是有效的風險管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是有機統一的。發展新質生產力,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的各種風險和挑戰,政府應統籌加強市場監管、金融監管、數據監管等各類風險管理,應對可能出現的“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良好發展生態。三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對外合作既是拓展市場和發展空間的要求,又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實踐。應進一步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拓展對外開放空間、構建對外開放平台,有效利用全球經濟發展要素和市場資源,增強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有效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市場是最富活力的社會經濟運行機制和資源配置手段。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市場的“有效”主要體現在有效的資源配置、強力的創新驅動和及時的信號反饋上。建立高標准市場體系,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體制機制,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潛力充分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創造條件。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創新潛能,結合地方要素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形成科學發現、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品制造、市場推廣等多個環節有序銜接,產業鏈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合力研發和轉化,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集成發力的創新鏈和產業鏈。科學應對市場反饋,一方面通過價格、供求、競爭三要素互動優化供需對接,保持資源供需動態平衡,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激勵,培育壯大耐心資本,促進金融資源向科技型企業集聚,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
完善多元主體協同共治體制,充分發揮“社會有機體”的高效協同作用。社會有機體強調社會的有機性、系統性、動態性。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有機體對社會矛盾的調節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更加突出,政府、市場與社會的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效應更加凸顯。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統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的均衡發展,致力於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人的全面發展。因此社會的“有機”主要體現在通過社會組織協同、社會公眾參與、文化價值引領等形成活力和秩序有機統一的社會發展格局。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深度參與政策和行業標准制定,有效搭建創新和服務平台,精准反映行業需求和公眾的意願,成為連接政府與市場、行業內外乃至國際交流合作的橋梁。社會公眾通過消費選擇、環保行動、民主參與和社會監督機制等方式,深度參與新型生產關系構建,以實現社會關系的整體和諧、結構和諧與功能和諧。
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體制機制問題是一個復雜而多維的議題,政府、市場和社會必須緊密配合、相互協調、協同共進。唯有形成政府引導支持、市場有效驅動、社會高效協同的發展格局,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協同發力,才能夠真正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創新持續涌現以及確保社會和諧穩定,進而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與堅實保障。
(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北理工大學校長)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