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學習《決定》每日問答丨為什麼要優化區域開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態多樣的開放高地

2024年09月24日09:3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優化區域開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態多樣的開放高地。”這既是對我國區域開放經驗的總結,也是對今后進一步優化區域開放布局提出的明確要求,對我國提升開放質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從“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逐步深入推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區域開放布局進一步優化,進入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新階段,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但是,區域開放布局仍然存在一些堵點痛點,不同地區對外開放程度存在一定差異,中西部對外開放的潛力尚未充分發揮,區域開放高地的帶動作用有待提升,區域間協同開放仍需加快推進等,需要進一步優化區域開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態多樣的開放高地,更好發揮開放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一,這是貫徹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要求。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其開放功能各有側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重點在於結合灣區經濟特色優勢,促進不同制度、貨幣和語言的區域優勢互補,打造開放、包容、多元發展的示范樣板。優化區域開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態多樣的開放高地,有利於將對外開放舉措同區域發展重大戰略精准對接、靶向發力,促進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有機結合,推動區域內完善營商環境,暢通要素流動,優化生產力布局,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更好將開放紅利轉化為區域發展動力,推動區域發展重大戰略落實落細。

第二,這是發揮區域特色和優勢的需要。不同區域產業、人才、資源、生態條件等優勢各不相同,開放發展的基礎、水平和任務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據各地區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之路。根據區域特點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推進開放,有利於發揮不同區域比較優勢,鞏固區域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構建區域經濟新增長引擎。沿海地區,需要鞏固開放先導地位,增強制度型開放的示范引領作用。沿邊地區,需要發揮內引外聯作用,增強對內輻射帶動和對外開放能力。內陸地區,需要打造開放增長極,增強高水平對外開放腹地支撐能力,特別是西部地區,正逐步走向對外開放的前沿,同時承載著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任,要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

第三,這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推動優化不同區域開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態多樣的開放高地,有利於統籌優化沿海沿邊和內陸地區開放布局,縮小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在產業配套等硬性條件、制度型開放等方面的差距,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逐步解決區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平衡性、不包容性和不可持續性問題。同時,結合不同區域情況優化開放功能分工,有利於促進各地優勢互補、錯位競爭,避免重復建設和同質競爭,從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推進舉措上,需要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推動沿海地區制度型開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引領性開放型經濟發展戰略高地﹔更好發揮沿邊地區內引外聯作用,建成若干有效輻射內陸、聯通外部的對外開放大通道大樞紐﹔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增強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戰略腹地功能,建成若干支撐保障能力強的通道樞紐和要素聚集能力強的開放平台,顯著提升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同時,健全優化區域開放布局政策制度,大力清除制約區域間要素流動的隱性壁壘,穩步拓展國際規則標准等軟聯通,統籌優化對外開放通道網絡和平台建設,發揮沿海、沿邊、沿江和交通干線等開放元素聚集優勢,加快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