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奮斗的青春是最美的致謝

彭瑤

2022年06月29日09:24    來源:農民日報

感受到社會發展有不完善的地方就去改善它,發現哪裡有薄弱的地方就去夯實它,看到哪裡有光芒未到達的地方就去照亮它,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個時代的青年也有屬於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又是一年畢業季,四川涼山的彝族小伙蘇正民6000多字的畢業論文致謝詞在網上刷屏。“勵志又善良”“心裡有愛,眼裡有光”“願不忘初心”“好樣的,加油”……他雖“坎坷崎嶇”但“充滿光亮和希望”的求學故事在一次次點贊和轉發中層層傳遞,有人感佩落淚,有人反躬自省,有人重塑信心,也讓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的人開始認真思考和對待自己當下的生活:我們是不是可以再努力一點?我們是不是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我們的人生是不是也可以更加精彩、更有意義?

大涼山,農村娃,家境貧寒,刻苦求學,接受資助,考上大學,回饋社會……這一個個螺旋般向上的詞匯勾勒出蘇正民脫胎換骨的成長歷程。沒有優渥的生活,沒有顏值的加持,甚至也談不上過人的天資與才華,他原本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鄉村少年,像極了千千萬萬平凡的你我,甚至比我們的出身境遇還要差上許多。是什麼支撐他與不講理的命運正面硬剛?是什麼讓他即便生活吻之以痛卻依然對世界報之以歌?

在他的致謝詞裡,並沒有特別渲染苦難,更沒有刻意樹立自己“寒門貴子”的人設,他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只是追憶並深深感謝。感謝當自己深陷生活困境感到迷惘、自卑,甚至想要放棄的時候,那一束束照亮自己人生的希望之光——“父親始終是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支教老師們用點點熒光照亮了我那條狹窄崎嶇的小路”,張俊蘭記者“像一束光一樣照進了我灰暗的人生”。

蘇正民的語言平實謙遜,卻有著不屈服於命運的志氣骨氣和勇於從挫折中奮起的豁達樂觀。他出生於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大山深處,父親因積勞成疾而早逝,家庭經濟拮據,缺衣少食,上學要走兩三個小時的山路,三年級才勉強聽懂漢語……如果人生是場馬拉鬆,他的起跑線落后於許多人,如果人生是場登山賽,他的出發點實在太低。面對這難度級拉滿的人生開局,他沒有怨天尤人灰心喪氣,而是帶著星星點點的希望之光,帶著對小學課本裡遙遠的北京城、雄偉的天安門“多想去看看”的夢想,縱然跌跌撞撞也奮力前行永不言棄,就像母親給他起的小名“石頭”,勇敢堅強。

他的致謝詞絕不只是把漂亮的文字寫在稿紙上,而是一樁樁一件件寫進他真實的生命裡。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時報名成為志願者﹔家鄉發生森林大火時第一時間投入到防火救援后勤保障志願工作中﹔發起涼山兒童助學計劃,成立涼山兒童助學專項基金﹔累計獻血32次,簽署器官遺體捐獻協議……尤為讓人感動的是,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他並未羞於提起寒酸的過往,急著與貧瘠落后的家鄉做切割,而是選擇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大涼山支教,去努力改變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孩子的命運,“我可以,你們也可以,我來幫助你們”。從自卑走向豁達,從接受走向給予,他一直在用積極的行動向所有曾經收獲的善意致謝,並回饋給世界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的善意。

點點微光,聚而成炬,他終於把生活曾施加的苛責寫成了動人詩篇,把自己活成也能照亮別人的那束光——或許這正是最打動我們的地方吧,走過風雨兼程,看過似錦繁華,他依然保有一顆純粹熱烈的赤子之心。

個人的命運悲歡與時代背景總是息息相關。蘇正民的成長道路同樣折射著這些年我們國家為徹底擺脫絕對貧困、為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讓每個孩子都能公平獲得人生出彩機會而做出的巨大努力、取得的巨大成就。西部大開發戰略讓他得以享受到來自大城市支教老師的優質教育,國家助學金和低保政策讓他的求學之路不再有后顧之憂,新時代史詩般的脫貧攻堅戰更是讓家鄉大涼山這塊“最難啃的骨頭”整體擺脫貧困……“從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到全面脫貧奔小康的歷史性巨變,一路走來,我和我的家庭,正是這一巨變中的見証者和受益者。”

當然,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也沒有絕對完美的時代。房價高、就業難、競爭激烈……當代青年的確面臨著重重壓力。由於城鄉和區域發展的不平衡,農村孩子向上攀登的路尤為艱辛。一段時間以來,“躺平”“佛系”“做咸魚”成為網絡上一些青年逃避現實、逃避責任,躲進“繭房”以“超脫”自詡的擋箭牌、安慰劑。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有著比蘇正民好得多的外部條件,當他整日思索的是“我還能為別人做些什麼”並努力踐行的時候,我們面對生活的不如意,又有什麼理由那麼輕易地投降認輸?感受到社會發展有不完善的地方就去改善它,發現哪裡有薄弱的地方就去夯實它,看到哪裡有光芒未到達的地方就去照亮它,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個時代的青年也有屬於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即使我們身處昏暗,也可以向陽而生、逐光而行﹔當我們能夠散發光芒,更應照亮世界、溫暖他人。接受善意,傳遞善意,接續奮斗,播撒希望——這是蘇正民的成長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像是耳畔溫柔的提醒,也是心上重重的一擊。

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蘇正民,但每個人的人生之路上都一定有想要真心感謝的人。蘇正民用青春和奮斗致謝了父母、老師、社會和祖國,我們叩問一下自己的內心,是否也拿得出這樣“硬核”的致謝禮?這是蘇正民給我們的又一個啟迪,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拿出一份像樣的答案。

(責編:王珂園、任一林)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