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2日10:38 來源:農民日報
地處魯中腹地的山東省泰安市,因位於泰山腳下得名,依山而建,山城一體,是國家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如今,在涌動的鄉村振興大潮下,風景優美、生態優勢突出的泰汶大地,再度呈現村美業興之勢:泰山游與鄉村游、風景美與鄉村美“融合發展”,賣產品與賣風景、產業興與農民富“相得益彰”,引得登泰山的眾多游客,紛紛留宿山腳下的農家,品美食、尋鄉愁、賞田園風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已在泰安漸成現實。採訪中,市委書記崔洪剛坦陳:“立足泰安實際,推動鄉村振興,就是要以‘兩山論’理念為根本遵循,以推動生態與產業融合振興為有效抓手,堅持‘城鄉融合、生態為基,一體設計、多規合一’,以高標准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和打造富民興村產業為重點,以資本、人才、科技、文化等要素下鄉為手段,以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各項產權改革為保障,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譜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泰安篇章。”
堅持生態筑基,讓“泰山腳下的綠水青山”成為鄉村振興的靚麗底色
東西門,是位於岱岳區一處山谷裡的小山村,海拔350米,幾年前常住人口已由500多人減少到118人。2018年,一條環山公路通到這裡,加之河道整修、改水改廁、栽植果樹、發展民宿……這個日漸衰落的山村,被鄉村振興的大潮喚醒了。
眼下,寒意愈濃,卻無礙這裡熱火朝天的鄉村設施升級改造進程。“泰山腳下生態好,發展以休閑體驗和民宿康養為主的鄉村旅游,潛力巨大。”山東魯商鄉村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喬元飛說,“今年3月,公司與村庄開展股份合作,計劃投入1.2億元,對東西門鄉村旅游進行提檔升級。”
東有泰山,西有桃源。在肥城市潮泉鎮,一個佔地300多畝的廢舊工廠、7個特點鮮明的秀美鄉村和連片過萬畝的優質果園,吸引了山東國華文旅公司的到來。“投入33億元,發揮山水田園、生態農業優勢,以旅游開發為引擎,建設集現代農業、康養度假、休閑旅游於一體的桃花源田園綜合體,與泰山旅游互補,打造‘游泰山就住桃花源’品牌。”
“要讓泰山腳下的青山綠水,成為泰安推動鄉村振興的靚麗底色,成為帶動鄉村走向村美民富的金山銀山。”泰安市市長張濤說,“通過放大生態優勢,實現風景美與鄉村美的有機統一,實現泰山游與鄉村游的融合發展,變兩日游為多日游,讓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的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留在泰汶大地,流向泰安鄉村。”
基於上述,泰安以“三大工程”統領生態振興。一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在農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道路“三通”等方面齊頭並進。二是高標准建設美麗鄉村,力促基礎設施、村容村貌、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民主管理“5個提升”。三是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按照“一山兩水、兩域一線”布局,統籌安排地質環境、土地整治、水環境、生物多樣性和監管能力建設5項工作。
聚力融合發展,讓“賣美麗風景+賣優特產品”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
老果園、老農民、老技術,肥城桃產業該如何提檔升級?肥城市桃園鎮副鎮長張磊在實踐中摸索出了答案:“要通過引進大主體、打造示范園、拓展新業態,進而實現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帶領農民多元增收。”
2017年12月,北京正大果業進駐桃園,一期流轉了1500畝土地打造示范園,大行距小株距起壟栽培、水肥一體化、果園行間生草、多道管理工序機械化等新技術落地生根,科技示范、種苗繁育、品牌銷售、採摘旅游等新業態快速發展,成了帶動肥城桃產業轉型升級的“燈塔”和“標杆”。
在泰安採訪發現,不僅肥城桃、泰山黃精等優特農產品在品質和品牌上有更高追求,還有採摘、拓展、康養、研學等新業態在鏈條上集聚。東平縣東平街道的窪裡小鎮示范片區,以濕地特色農業為支撐,以“行走在水上”和“搖櫓研學”為創新點,建設了張庄映像館、家庭教育主題館、民俗大觀園和青青農場等景觀節點,帶動了周邊9個村庄。
青青農場基地經理張彥來介紹,“圍繞拓展農業農村功能,公司已在泰安打造集蔬菜宅配、體驗式農業、中小學生第三課堂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場3處,總面積達3200多畝。”
在泰安市委副書記曲鋒看來,泰山汶水帶給泰安的不僅是美麗風景,更有以肥城桃、泰山茶為代表的優特農產品,要通過推動生態和產業融合振興,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由“賣原料”向“賣產品”“賣風景”“賣服務”轉變,為泰安鄉村振興打造一個強力引擎。
在實踐中,泰安農人已經找到三條路徑。特色品牌帶動,圍繞泰山茶、泰山板栗、肥城桃、東平湖水產品等優特產業,推進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三牌”同創,市級以上知名農產品品牌已有44個。產業融合帶動,創新“農業+光伏”“農業+旅游”“農業+電商”“農業+加工”等融合發展模式,打通農業全產業鏈,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已達320家。現代園區帶動,已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省級3個、市級6個,總面積達71萬畝。
重在利益聯結,讓鄉村美景、經營主體和農民結成互惠共生的“命運共同體”
“花田北張”,一個曾經的省級貧困村,如今擁有了這個詩意的名字,也擁有了嶄新的生活。“去年初,村庄與樂惠生態農業公司合作,聯合開發了豬豬農場、立體牆畫、精美民宿等項目。如今,村民不僅獲得了租金、薪金和股金等收入,很多土特產在家門口就成了搶手貨。”村黨支部書記王培勇說。
更讓人贊嘆的,是北張村與樂惠公司構建的利益聯結機制:村民拿出閑置房屋,樂惠公司投資升級改造和運營,運營收入在前5年由公司、農戶和村集體按5︰4︰1的比例分成,5年后由公司和農戶按3︰7的比例分成。
類似的情況,發生在岱岳區茶溪谷的生態茶種植基地內。“村民的山嶺薄地,公司以每年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過來,在建好茶樹越冬大棚、配備水肥一體化設備、栽植良種茶樹后,再以茶葉大棚為一個單元,免費反承包給農戶,反承包茶棚數量由農戶自定。此后園區全程免費提供生產農資、生態種植技術指導,採摘的茶樹鮮葉按市場價回收,讓農民‘給企業干變為給自己干、就業變創業’,無需投入,無后顧之憂,踏踏實實掙錢。”茶園經理王兆祥說。
“推動生態和產業融合振興,實現風景、鄉村與產業共美,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帶動農民增收。”泰安市副市長張紅旗說,“無論是工商資本下鄉,還是新型主體帶動,都要健全完善土地流轉、入園打工、返租經營、土地入股等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實現土地流轉得租金、入園就業得薪金、家庭經營得現金、股份分紅得股金。”
實現“一地生四金”的背后,是泰安在“錢、地、人”上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資金方面,整合省市兩級涉農資金20.9億元集中用於鄉村振興,優化鄉村振興招商引資政策,吸引國有資本、民營資本、技術資本“三下鄉”,引導金融機構在鄉鎮開設分支機構。盤活農村資源方面,增減挂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和佔補平衡指標優先保障鄉村振興項目,開展縣域鄉村土地綜合整治,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全市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集體“三資”清產核資。人才方面,實施“五鄉”行動,舉薦萬名新“鄉才”植鄉治理,回請萬名經濟能人歸鄉興業,引進5000名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每兩年選派千名第一書記駐鄉幫扶,遴選萬名實用技術人員跨鄉服務。(本報記者 楊志華 呂兵兵 顏旭 劉一明)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