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麗 李志臣
2019年11月20日09:07 來源:光明日報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萬裡黃河一路奔流,在山東東營注入渤海,涇渭分明,形成一幅獨特的“藍黃交界”景觀。東營,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朝氣蓬勃、美輪美奐的生態濕地之城。河與海的深情相擁,孕育了神奇壯美的黃河三角洲,大片的新生濕地像延展的年輪一樣伸向大海,成為母親河對神州大地最后的饋贈。
三大奇觀“匯聚”黃河三角洲
在東營,黃河用匍匐的姿態,與滔滔海水深情相擁,黃色的河水遇上湛藍的海水,形成河海交匯的天下奇觀。
時間的指針回撥到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黃河下游有22年出現斷流。受黃河水來沙量減少、海水侵蝕等因素影響,黃河口濕地大面積退化萎縮,濕地質量下降,生態功能受損。2002年以來,東營借助黃河調水調沙的有利時機,通過筑堤修壩、蓄積淡水、引淡壓鹼等措施,完成35萬畝退化濕地的生態恢復,完善了濕地的結構,恢復了濕地功能。另外,東營以生態補償的方式,對自然保護區核心內的農田全部收回,實施退耕還濕面積達2萬畝。
黃河口大濕地是一幅色彩斑斕的巨幅水墨畫。游客乘坐濕地游船,穿行在萬畝天然蘆葦蕩之中,迎著習習微風,看著兩旁蘆葦隨風搖擺,魚鳥相伴左右,好不愜意。公園以“走進濕地、觀賞濕地、認識濕地、保護濕地”為主旋律,展示了濕地的自然之美、生態之美。
這裡是鳥類的“國際機場”。區內鳥類資源豐富,珍稀瀕危鳥類眾多。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主任苟宏水介紹,經過多年努力,保護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物種不斷豐富,鳥類種類由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68種,數量由200萬隻增加到600萬隻,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由5種增加到12種,東方白鸛、丹頂鶴、黑嘴鷗3種珍稀瀕危鳥類種群數量分別佔全球的11.7%、15.2%和47.4%。東方白鸛由候鳥變成了這裡的“留鳥”。
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在這裡長勢喜人。區內植物685種,代表物種有刺槐、旱柳、檉柳、蘆葦、鹽地鹼蓬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43平方公裡、天然蘆葦270平方公裡、天然草地120平方公裡、天然檉柳灌木林150平方公裡,植被覆蓋率約55.1%。這裡擁有成片上萬畝的紅地毯以及人工刺槐林,是我國及世界上研究河口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形成、演化及發展規律的極佳場所。
“河海交匯”“新生濕地”和“野生鳥類”三大奇觀,具有獨特的旅游資源稟賦和不可復制性,是獨一無二的世界級旅游資源。擁有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示范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六大最美濕地等多項桂冠,具有重要的文化、藝術和科研價值。
良好生態提升城市競爭力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是保護全球物種多樣性的天然基因庫和重要支點。近年來,東營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實施濕地修復和刁口河故道生態調水工程,先后修復濕地35萬畝,區內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態功能顯著增強。正在實施黃河三角洲國際重要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推進自然保護區水系貫通項目,改善以鳥類為主的灘涂生物棲息地質量,切實提高濕地生態質量,保護生物多樣性。
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東營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品牌。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努力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黃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濕地城市。
2018年10月25日,東營成為全球18個首批“國際濕地城市”之一,這是國際上在城市濕地生態保護方面規格最高、分量最重、含金量最足的一個獎項。濕地是東營的顯著生態特色,全市濕地總面積4580平方公裡,約佔山東省的四分之一,中心城致力打造“濕地在城中,城在濕地中”的鮮明特色。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四級調研員於龍飛說,世界自然遺產是生態保護的重要載體,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已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預備清單,成功申遺將有力推動黃河口區域濕地修復和生態保護,提升東營市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黃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引擎作用。
當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作為黃河入海的地方,東營將切實擔當在黃河流域保護中的重大責任,加強與沿黃各市的協作,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定位中,東營市明確提出了“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游品牌。每一位游客來到東營,得到的是家一樣的體驗,看到的是家一樣的環境,感覺到的是家一樣的氛圍。
文化旅游品牌的提出,讓東營的文化旅游產業有了具象化的表述和內涵式的表達,讓東營文化旅游形象躍然紙上。如何擦亮這一品牌?
東營市以實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確定了“一核引領、兩帶崛起、三區突破”的旅游發展布局,提出把黃河口作為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區,提升“河海交匯、新生濕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游產品,打造沿黃、濱海兩個旅游休閑產業集聚帶,提升黃河水城、金湖銀河、孫武湖三個旅游度假區。
“發展旅游產業,不能隻盯著旅游不放。要讓游客在這裡進行旅游觀光等消費,就要涉及衣、食、住、行、購、娛等等。”“游客來了品嘗不上地方美食,就在景區推出大閘蟹和水煎包。”“游客想看石油城市特色、感受兵聖故裡氛圍,我們就深度挖掘、梳理、整合現有旅游資源,設計推出了兵聖故裡紅色旅游、勝利油田工業旅游。”“交通不便捷,我們就調整公交線路,加開班次”……東營市文化和旅游局一位負責同志介紹說,現代旅游產業綜合性強、關聯度大、產業鏈長,廣泛涉及並交叉滲透到許多相關行業和產業中,圍繞發展旅游產業做大文章,延伸帶動其他產業,才是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應有之意。
為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2019年,東營市重點推進旅游項目71個,其中市直重點推進項目24個,縣區、開發區重點推進項目47個。同時,努力聚焦“回家”二字,聚焦旅游服務品質,努力在提升旅游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在營造游客“回家”的氛圍上下功夫、做文章,做優旅游服務惠民項目,推動公共服務進旅游景區,改造文化和旅游綜合服務設施。東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黃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