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期刊選粹>>黑龍江《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

走進小山村

——黨教片《小山村——生態為王》拍攝記事

儀 波

2019年09月18日10:04    來源: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

2018年7月初,我們接到了吉林省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的通知,要求協助完成中組部落實的全國黨員教育系列紀錄片《美村三十六計》攝制任務,將敦化市雁鳴湖鎮小山村的先進事跡展示宣傳出來。接到任務,我們馬上成立了攝制組,進行研究策劃,覺得小山村就先進在“基層黨組織帶領建設美麗鄉村、脫貧致富”上,把這個片子拍好,具有很強的宣教意義和時代價值。於是,我們走進了小山村,用鏡頭去挖掘它的新鮮經驗和生動故事。

《美村三十六計》裡的“美”與“計”

對於黨教片而言,確立一個精准的主題至關重要。我們覺得,“美村三十六計”這幾個字裡有兩個關鍵字,一個是“美”,一個是“計”,應該展現“美”而重點突出“計”。具體要展現怎樣的“美”、突出什麼“計”,則需要我們好好刮一下頭腦風暴。

想把小山村拍好,不深入掌握材料是肯定行不通的。我們在三個月的時間裡,七次前往小山村,與村“兩委”班子成員、村民、入駐企業座談交流,在村裡實地走訪踏查,奔波之下,終於有了清晰的思路。在我們看來,小山村有“三美”:一是景色怡人的風光之美。小山村具有獨特的自然風光,湖光山色,水美魚肥,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二是鄉土特色的文化之美。小山村曾是肅慎人的居住地,發現過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和陶片。1971年,著名作家張笑天曾在此創作長篇小說《雁鳴湖畔》。三是民風純朴的文明之美。小山村的村民們熱愛家鄉、愛護環境,文明新風在每一戶家庭之中、每一位村民身上興起來、活起來,並成為村民日常生活的有機部分。

對於這“三美”,我們攝制組達成了共識,但是圍繞“計”卻有了不同意見。有的同志想從建強組織的角度出發,體現強黨建促引領之計﹔有的同志想從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出發,體現生態強村之計。幾經論証,我們覺得近年來小山村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注重生態文明建設,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實現了強村富民,被評為吉林省鄉村旅游四星級經營單位、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這一做法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可復制性和推廣性,應該是我們重點體現的。

最終,我們決定在片中展現“三美”,即風光美、文化美、文明美,把展現“計”則定位於生態文明建設。

“倒卷珠帘”來敘事

想把小山村的故事講明白,在敘事結構上自然要下一番巧功夫。

我們從村干部和村民的口中了解到,這些年來小山村的發展頗為曲折。上世紀80年代前的小山村,環境優美,村邊的雁鳴湖蕩漾清波,眾多的大雁筑巢於湖畔密林,歡快的雁鳴之聲回蕩於小村之中。因為小山村具有獨特的小氣候,這裡種植的小粒大豆質量好、價格高,大量出口日本。然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為了增加收入,村民們開始大面積地毀林造田,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頻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雁鳴湖畔再也聽不到雁鳴之聲,村民們的收入也節節下降。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新上任的村領導班子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動員村民退耕還林,以保護生態。經過幾年的治理,小山村不僅解決了水患問題,而且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久違的大雁重新回到小山村,很多游客也慕名而來。借此良機,小山村積極發展生態旅游,實現了強村富民。整個故事錯綜復雜,想講清楚還真得好好計劃下。

為了讓故事清晰且“抓人”,我們精心設計了敘事角度和結構布局,安排連貫的“敘事點”,採用倒序的形式,從村民季青杰為外地游客導游講解開篇,介紹小山村的基本情況、雁鳴湖的由來,展現如今小山村的美麗風貌,之后展開情節,介紹從前美麗的小山村→村民為增加收入而大量毀林造田→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引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村民轉變觀念退耕還林保護生態→生態恢復→村裡發展生態旅游實現強村富民……按照這個敘事結構,通過雁鳴湖畔雁走雁又回的描寫,從而完成敘事框架,讓整個故事邏輯清晰且跌宕起伏。

真情實感方動人

黨教片也要學會情感表達。我們嘗試著用鏡頭喚起觀眾的心理認同和情感共鳴。

全片一開篇,我們就用了幾位山東省游客的鏡頭,他們在參觀小山村后發出了“不虛此行,小山村的大美,非常棒”“花海真是太讓人震撼了,小山村真是太美了”的感慨。這樣觀眾就對如今小山村的美景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我們在採訪村民姚久福的時候,他說,小時候雁鳴湖的東岸有很多樹木,有大量的灰鶴在那兒筑巢,每天早晨成群的鶴在那兒飛舞。后來樹木被砍掉了,鶴都飛走了,說到這時,他臉上充滿了憤慨。此外還有採訪村文書韓立君、村民楊景雙講村裡頻繁遭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的痛心,講還林后的山綠水清、再也沒有水患時的興奮和自豪﹔村民李枝鳳講因村裡內澇排水問題,造成村民鄰裡之間動斧子動刀地干仗時的無奈﹔村民趙立娟講還林一垧多地時的心理矛盾﹔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史學良講發展生態旅游取得成果時的驕傲和自豪……這種採訪場景下情感的迸發,既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又深刻地表現了宣傳主題,也避免了簡單化、概念化。

以小故事說大道理

現在越來越多的黨教片都會講故事。我們在拍攝時就特別注重運用好故事的形式。故事不僅能體現矛盾沖突,避免枯燥和說教,更重要的是,故事裡往往蘊含著道理。

我們著重講述了小山村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故事。2014年6月24日,小山村遭遇大風強降雨,引發山洪、泥石流,村路、排水設施被沖毀,村民庭院、房屋進水,財物損失近20萬元,農作物普遍減產50%至70%,農業經濟損失200余萬元。以這個事件為轉折點,村民的思想觀念有了嬗變。

小山村退耕還林的故事也很有“講頭”。小山村要根治水災內澇,就必須退耕還林,可是很多村民怕退耕還林后經濟受損失。村民趙立娟有1垧的土地屬於應退耕還林范圍,可是她很有顧慮,本來就不多的土地還林后,土地沒有了收入和補貼,靠什麼生活呢。史學良多次到趙立娟家講解退耕還林的政策以及退耕帶來的好處,反復勸說、算賬對比,最后,趙立娟終於同意退耕還林。經過村干部們耐心細致的工作,全村52戶村民共退耕還林693畝。

村民姚久福開辦農家樂的故事則說出了小山村的發展“正道”。隨著生態的持續改善,來到村裡的游客越來越多,姚久福借此機會辦起了農家樂,生意越來越紅火,每年純收入六七萬元。還有一些村民開辦了採摘園和家庭旅館,都取得了較好的收益。這讓村民們逐漸認識到,發展旅游產業會帶來更高的收入。

打造花海的故事也令人深思。要想發展旅游產業,還得在旅游項目上做文章。經過研究后,村班子提出要在小山村打造一個花海項目,可很多村民包括個別村干部都不同意,怕賠錢,於是村裡願意入股的46戶村民成立了合作社,由合作社投資打造花海,經過幾年的發展,小山村的花海遠近聞名。由此可見,小山村的發展模式其實值得很多地方借鑒。

正因為故事講得好,《小山村——生態為王》讓觀眾覺得“津津有味”,自然也就實現了我們的宣教目標。

片子殺青后,盤點拍攝過程,我們感觸頗多。小山村生態為王的發展理念值得借鑒,而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美麗中國建設”主題,更是讓此片意義非凡。作為黨教制片工作者,能得到這樣的鍛煉,真的是難能可貴——在拍攝中成長、在制片中收獲,不正是我們的事業樂趣麼。

(作者單位:吉林省延邊州黨員教育中心)

(原載於《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2019年8期)

      (《黨員電教與遠程教育》雜志授權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謝倩、閆妍)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