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分享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浙江湖州生態文明建設紀實之一

記者 武衛政 孫秀艷 顧 春

2018年04月20日07:50    來源: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網-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日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春天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遠山、竹林、溪水、春花,構成一幅幅美不勝收的畫卷。遠眺,遍山茶園一片新綠,整齊的村民別墅在山腳一字排開,新穎的度假屋掩映山林﹔近觀,水清清,街整潔,無違建,庭院淨,人精神。

村口水塘邊立著一塊巨石,正面鐫刻10個紅色大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余村人自豪地說,這裡是“兩山論”的誕生地。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余村,以充滿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兩山’理念是與時俱進的發展觀、政績觀、財富觀、價值觀。”湖州市委書記馬曉暉說,13年來,湖州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推動湖州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書寫了生態文明建設精彩篇章。

咬定目標,明確定位,深化認識

自覺踐行“兩山論”

湖州是一座有著100萬年人類活動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得名的江南城市。

今日的湖州,處處可見美麗富饒,卻鮮有人了解,山清水秀的這方土地,也走過曲折的發展之路。

“當年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我們這裡曾經靠掠奪資源、破壞環境發家致富,太湖邊的小化工企業讓清水變成醬油湯。后來雖然提出‘生態立縣’,但在關停礦山工廠之后, GDP數據卻動搖過一些人保護生態的決心。一時間,‘要保護還是要發展’又成為爭論的焦點。”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回顧那段歷史時說,“在節骨眼上,省委領導同志充分肯定安吉扎實走生態發展之路的做法,讓全縣上下統一了思想,避免了無休止的爭論。”

然而,此后對如何走綠色發展之路,安吉又出現了另一個極端:一些人擔心生態環境優勢毀於一旦,不敢發展的思想冒出頭來。

2005年,距考察余村不久,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發表評論,指出“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這句話讓安吉人堅定了生態立縣、協調發展的決心。

黨的十八大之后,安吉著力建設美麗鄉村、優雅之城。黨的十九大以來,安吉聚焦加快趕超,致力高水平發展,推動全域美起來富起來。

安吉的發展,是整個湖州發展的縮影。從提出“生態立市”到建設美麗城市,再到要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典范城市,湖州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越來越有力。

方向堅定不移——

“生態文明建設是系統工程,是千年大計。在探索實踐過程中,挑戰與誘惑並存,必須始終堅持‘兩山’理念指引的正確方向,一張藍圖干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湖州市市長錢三雄告訴記者,2005年以來,湖州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條路,知道放棄,知道選擇,堅持算大賬、算長遠賬。近年來堅決否決了500多個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雖然“損失”幾百億元,但換來了綠水青山的良好環境,為做大金山銀山奠定了堅實基礎。

認識不斷提升——

“當生產與生活發生矛盾時,優先服從於生活﹔當項目與環境發生矛盾時,優先服從於環境﹔當開發與保護發生矛盾時,優先服從於保護。”湖州的這一做事哲學,來自對“兩山論”的深刻理解。從市、區縣到鄉鎮、村,各級干部的認識不斷提升,老百姓從一個個收到實效的政府決策中,逐漸凝聚起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共識。

探索穩中有進——

2005年到2014年,湖州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發展綠色經濟,打造生態城市,建設美麗鄉村。十年間,全市經濟發展呈現快於全國、全省的良好態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

2014年到2016年,湖州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美麗經濟”方興未艾,治水治氣治礦治土和治臟治亂成效顯著,出台一套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制度、標准,為全國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借鑒。

2016年以來,湖州更加自覺地將“兩山論”融入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更加堅定地打造樣板地,爭當模范生。

主動立法,完善制度,制定標准

有效護航“兩山”轉化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搞突擊行動,要用嚴密的法律、制度、標准守護好綠水青山,這是湖州人的信條。

2015年7月,湖州剛剛獲得地方立法權,首部地方法規聚焦哪裡,全市上下非常關注。市人大常委會進行立法調研,征求各方立法意見建議。很多政府部門、人大代表、基層群眾不約而同地提出,湖州是“兩山論”的誕生地,最大特色就是綠色,一定要在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方面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規。當時,市人大代表、安吉縣農業局植保站站長胡恆怡直截了當地建議:“希望市裡制定的第一部法規,就是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

生態文明建設包括方方面面,立法從何入手?是先制定對照上位法的實施條例,還是從零開始,體現地方特色?

“當時市委明確提出,湖州要堅定不移地照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走下去,全面推進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市委有要求,百姓有期盼,我們人大當然要有行動。”湖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蔣育琴告訴記者,經過深入調研、分析,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圍繞湖州市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立法,通過立法更好地凝聚全市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的共識,為湖州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2016年4月28日,有較強可行性、操作性的《湖州市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條例》獲得通過,於當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這是全國首部就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專門立法,遵從上位法,並針對當地情況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對我們做環保工作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湖州市環保局生態處處長章元星說,比如針對生態補償面臨法律依據不足、補償方式單一等問題,明確規定政府建立以資金補償為主,實物、技術、政策、智力補償為輔的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並明確了補償的范圍和對象。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為保障《條例》真正落地,湖州市委、市政府專門印發了做好貫徹實施工作的通知,將《條例》中的38項主要工作任務細化分解。相關部門據此出台了配套辦法。

《條例》只是湖州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法”,光有它還不夠,要保証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地方法規體系必不可少。

湖州確定了“1+N”的立法計劃。“1”就是《條例》,對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做出總體規定,將其納入法治化軌道。“N”即制定一批生態文明領域專項地方法規,結合實際,在環境保護、生態文化、城鄉建設、生態產業發展、資源節約利用等方面分批、逐步構建地方法規體系。

2017年1月,《湖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頒布﹔今年元旦,《湖州市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規定》實施,春節期間除夕至初五的PM2.5濃度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1.4%,空氣優良率100%﹔河道管理條例、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發展等地方法規規章,也正在加緊調研起草。

“兩山論”的核心,是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有機統一、互相轉化,除了法律護航,還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體系。

“我們統籌安排、分步推進,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資源總量管理與節約、環境治理與市場體系等方面,建立了一批切實管用的制度。”湖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文明辦主任倪躍田說,比如,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建立了比較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自2014年起,生態文明建設內容佔縣區黨政干部實績考核比重達30%以上,2017年達到35%以上,所轄縣區都根據鄉鎮主體功能定位實行差別化的考核評價。

徜徉於湖州鄉村,游人常常為其美麗而驚嘆。但對專業人士來說,是不是美麗鄉村,不能靠眼睛看,而要拿標准去比對。基礎設施建設怎麼樣,環境提升做得如何,產業經營成效幾何,公共服務推進是否均等……評價都有相應標准,一點不能含糊。

湖州的美麗鄉村標准體系,包含各項法律法規及標准、規范700余項。《湖州市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標准化建設方案》,細化明確了7個子體系、25個方面、116個子類別及4858項標准。另外,城鄉一體、循環經濟、綠色礦山、美麗公路、綠色制造等領域的標准化建設,也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創建有標准,示范有模板,湖州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變成了可復制、可效法的模式。

開拓思路,創新機制,善於學習

生態文明建設活力不竭

湖州人自己總結,要實現“兩山”有效轉化,不能局限於老思路、老辦法,必須要有新理念、新舉措。

“想管的管不了,能管的不去管”,這樣的問題,在環境保護中並不少見。“必須從根子上解決問題!”2017年6月,吳興區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進一步加大體制機制創新,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區域必須管環保”的思路,在全省率先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確保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監管責任的落實,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構建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大生態、大環保”監管機制。

“環保委可不只是個招牌,我們要以新機制切實推動工作。”吳興區區委書記吳智勇表示,環保委成立后,強化頂層制度設計,細化部門職責分工,完善工作機制建設,改進綜合量化考核,一連串動作一氣呵成,各部門都關注環境保護、一起抓生態建設的氛圍更加濃厚。

這樣的新機制還有很多。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河長制”升級版、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水源地保護生態補償機制、合同能源管理等,都在湖州落地生根。新機制的效益正在不斷顯現,比如,在全省率先建立“六年清一輪”的河道輪疏機制,實現了“有淤常疏、清水長流”。

湖州人自己說,如果不是有效落實“河長制”“林長制”,環境治理難以跳出“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怪圈﹔沒有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等投融資領域的探索,光靠政府投入,生態文明建設資金遠遠不夠﹔沒有城鄉體制改革的先行先試,湖州的鄉村旅游不會蓬勃發展。

體制機制有自我創新,也有學習借鑒之后的二次創新。

“德清裸心鄉一張床一年12萬元收益”“南潯‘慶漁堂’物聯網養魚生態高效服務增收有望達每畝1萬元”“長興的廢棄礦坑招商一直沒有批給零碎項目,終於等來了龍之夢這樣的畝產高效益項目”……在湖州兩區三縣採訪,碰到不少“以畝產論英雄”的事例。

為減少資源消耗,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向生態節儉、環境優美、高效利用等方面轉變,湖州借鑒省內兄弟地區的經驗,給“以畝產論英雄”增添了新內容。

2015年,《德清縣開展工業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出台,對全縣佔地3畝以上的工業企業,開展畝均產出綜合評價。2017年11月,修訂出台新一輪評價政策,把“以畝產論英雄”與“以創新論英雄”結合起來,企業綜合評價體系中,提高土地、能源、排放等單位資源要素產出率和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等創新要素生產率,成為突出導向,並對評價指標、企業分檔、差別化政策等方面內容進行了調整。

“這一新的機制實施后,企業更加注重資源集約節約使用,綠色化改造和綠色化發展的步子明顯加快了。”德清縣委副書記敖煜新說,比如淘汰落后產能,要關停一些企業,政府用數據說話,企業心服口服。

護佑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近5年來,湖州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4%。2017年,共有23個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4位﹔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400億元大關﹔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9934元和28999元,分別增長9.0%和9.4%。

湖州,這個“兩山論”誕生地、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發源地、綠色發展的先行地,用扎實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是對湖州踐行這一理念的褒揚。

湖州的實踐,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一個生動樣本。

《 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日報 》( 2018年04月20日 02 版)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