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07日13:51 來源:四川日報
【黨代表感言】
王廣金: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都需要一種崇高的精神力量來支撐,奉獻就是這種精神力量的集中體現。
□本報記者 朱雪黎
“每一次跑都是一場自律測試。”跑馬拉鬆,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二所副總工程師王廣金已堅持5年多。在他看來,既定的跑步計劃如不能完成,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這樣的執著、自律,也促成他完成了人生的另一場“馬拉鬆”——核電關鍵設備“電氣貫穿件”的自主研發和應用。而這一跑,就是10余年。
一塊試驗留下的傷疤
2005年,博士畢業的王廣金通過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特殊人才引進計劃”,加入核電電氣貫穿件的研發團隊。電氣貫穿件是安裝在反應堆安全殼牆上,用於電纜穿越安全殼的專用電氣設備。在正常和各種事故工況下,電氣貫穿件能保証反應堆安全殼的完整性,防止放射性物質外泄,維持安全殼內外的電氣和信號連續。
越重要,研發過程越艱辛。王廣金右手虎口上留下的永久性燙傷就是佐証之一。為做好電氣貫穿件的導體絕緣包覆,他大膽採用一種國內外尚無成熟應用先例的特殊材料。為摸索其研發工藝,他借用某電纜廠生產線的生產間歇,連續兩個多月在夜間進行試驗,白天設計,晚上試驗,反復對比參數配比。因為要避免機軸冷卻后包覆材料的殘留,必須在高溫狀態下對機軸進行人工清洗打磨。一次,眼看一個滾燙的機軸快從桌面跌落,王廣金毫不猶豫伸出右手阻擋,上百度高溫的機軸毫無損傷,而他的右手虎口卻多了一塊永不消失的傷疤。
一場從有到優的賽跑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7月,電氣貫穿件研發成功,一舉破解核電設備國產化難題。其間,王廣金帶領團隊先后成功攻克6大關鍵技術,獲得多項授權專利。
眼看這場核電關鍵部件“從無到有”的馬拉鬆賽即將到達終點,王廣金卻不曾鬆懈、停歇,又開啟一場“從有到優”的新賽跑。2010年6月,完成國產化核電電氣貫穿件的批量生產,成功實現核電機組首批供貨﹔2015年,國產化核電電氣貫穿件導體組件,成功與西班牙一家公司簽訂供貨合同,供應歐洲核電市場﹔今年3月,“華龍一號”三代核電電氣貫穿件實現完美升級,被列為我省重大技術裝備首台套產品認定名錄……近年來,他和團隊先后獲得授權專利21項,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創新沒有終點。”愛跑步的王廣金為團隊取了一個響亮又應景的名字——“和·動力跑團”。在他看來,在國家核電事業領域不斷挑戰極限,領跑前沿,才能更好開創美好未來。
相關專題 |
· 關注十九大代表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