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有一種生長在戈壁荒漠中的奇樹:它叫梭梭樹,長在黃沙裡,默默忍受風沙的拍打。當地人說,梭梭樹不僅能固沙防風,還能用來做牲口的飼料,而且“沙漠人參”蓯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
在新疆,有一群像梭梭樹一樣扎根黃沙的人,他們生長在江南魚米之鄉,卻把家安在新疆,無怨無悔地奉獻著,他們是江蘇來的援疆人。日前,記者深入伊犁河谷採訪,感受到的是江蘇援疆人紅色的激情、藍色的智慧、綠色的奉獻。
紅色激情——
點燃援疆事業的火種
1997年,一群人從祖國東部不遠萬裡來到伊犁,從腳踏上這裡的那一刻,廣袤的草原與巍峨的天山就成了他們心中永遠的牽挂。
“新疆的孩子是那麼渴望知識,我要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他們!”來到伊犁的第一周,援疆中學教師王穎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在伊犁昭蘇縣,王穎除了在校授課,每逢周末還為班裡孩子補習。后來,一些外校,甚至外地的學生也慕名前來,王穎統統欣然接受。有些別人眼中逃課厭學的“笨孩子”,在這裡找到了學習的樂趣。
是什麼點燃援疆人的心靈火種,讓他們在離家萬裡、極不適應的環境中忘我工作?援疆干部郭霖華說,是一顆滾燙的愛心,是一份火熱的激情。郭霖華現任伊犁州特克斯縣住建局副局長。一次,郭霖華走進一家特克斯的幼兒園,裡面的景象令他心頭一震: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中,教室裡沒有暖氣,十幾個孩子隻能圍在一個爐子旁取暖。郭霖華回到援疆工作組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請來300萬元的援疆資金,將全縣的幼兒園修葺一新,通暖氣、建廁所……郭霖華的努力,換來了當地百姓的信任。在群眾的支持下,他又干起了抗震房與自來水廠項目。如今,全縣人都住上了能抗8級地震的房屋,喝上了放心的自來水。
這群可愛的人燃燒的,是他們不盡的激情。這份赤誠熾熱的激情,正化作火種,播撒在新疆的熱土上。
藍色智慧——
譜一曲天山腳下的發展贊歌
江蘇對口支援的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譽。可就是這樣一塊一不缺政策,二不缺資源的寶地,卻因為缺少人才而在發展的路上舉步維艱。
霍城縣央布拉克村,坐落在歷史悠久的惠遠古城,因為不懂如何開發旅游資源,全村7500口人依然過著“靠天吃飯、靠地穿衣”的農牧生活。兩年前,村裡來了一位新支書——崔榮國,江陰來的援疆干部。這位村支書和別人不一樣:不坐辦公室,專往村民家裡跑,說服村民開農家樂。兩年后,“旅游飯”讓全村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伊寧縣二中今年出了條大新聞:高三(1)班53人全部考上大學,其中38人考上一本、一人考取北大。如此佳績竟出在高考成績曾排全疆倒數的伊寧二中,很多人疑惑:奇跡從何而來?
“一切都要歸功於援疆教師馮浩。”學生們說。馮浩來自南通援疆工作組。南通是教育強市,南通工作組還未入疆時,就擬定了“教育援疆”計劃。馮浩一改慣用的“鞭策法”教學,嘗試“激勵法”:糾正學生的自卑心理,激勵學生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半年后,馮浩的班級蛻變成了能吃苦、敢拼搏的模范班。馮浩的“激勵法”也引來全縣教師爭相學習。
在極不適應的工作環境中,江蘇援疆人一次次完成“點石成金”的魔法,一次次施展“化朽木為棟梁”的神奇。他們的智慧是藍色的,相伴的是江蘇人一貫的進取之心。
綠色奉獻——
訴不盡的家國衷腸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每當這首歌響起,援疆醫生鮑軍就難忍淚水。來新疆兩年了,這個中秋也隻能遙望夜空,寄思念於明月。42歲的他已是教授,是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副院長。記者曾經問過他,為何選擇來新疆?鮑軍回答:“因為這裡更需要我。”
彭大禮今年50歲了。當初學校發選調教師援疆的通知時,彭大禮第一個找到校長。來新疆的第一個冬天,彭大禮摔斷了右腳,但依舊堅持上課。翻開彭大禮的筆記本,一首詩讓記者心頭一動:“寄身邊關雪雲間,萬千思緒繞心田。豈是此生命途舛,盡忠報國效先賢。”
“昨天鄉親們給我送來了葡萄、哈密瓜,真甜!”中秋即將到來,援疆干部陸軍隻能寫一封家書寄給遠在揚州的妻子。去年,陸軍6次回揚州,聯絡各單位引援人才,可他卻六過家門而不入。
援疆人對這片土地的奉獻是綠色的。大美新疆,從此不僅有瓜果的清香、天山雪原的壯麗、草原牧歌的悠揚,更留下援疆人訴不完、道不盡的家國衷腸。
(記者 鄭晉鳴 通訊員 龍謦澤)
相關專題 |
· 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