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 浩
三道喝水難題——
設施少、水質差、分布不均。中央投入加力,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
西藏農村地區喝到安全水曾有多難?
有水,但入不了戶。伍金次仁家住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縣米林鎮邦仲村,以前生活用水全靠到幾百米外的水溝裡挑水。林芝位於西藏東南部,降水豐沛,山泉水是村民主要飲用水源,但水源地離居住點較遠,每天需穿梭崎嶇的山路背水,這成為居民沉重的負擔。
有水,但水質差。雅礱河流經山南地區乃東縣昌珠鎮門中崗村,村民嘎瑪央金過去常到河裡取水。“可一下暴雨,河水都是沙子和石頭,根本沒法喝。”家住日喀則市江孜縣重孜鄉白沙村的旦增大叔也有類似的經歷:“村民到河溝取水,但河裡經常漂著垃圾,水又臟又苦。”
有水,但時空分布不均。破“冰”取水是邊遠牧區冬季解決飲水的一種方式,西藏自治區水利廳農水處處長馬繼洋說,在那曲調研時,他看到一位老奶奶,砸開結冰的河面,把一塊塊竹簍大小的冰塊背回家,壘在羊圈上。做飯時,取一塊放進鍋裡,加熱融化、沉澱過濾,充當日常飲水,如此艱難的飲水條件完全超出了馬繼洋的想象。
“西藏農村地區涵蓋設施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和氣候性缺水三種類型,這種情況在全國很特殊。”馬繼洋說。
西藏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鞏同梁說,其實西藏水資源十分豐富,河流水量居全國第一,水資源總量和人均擁有水資源量居全國第一。除了大江大河,流域面積在200至3000平方公裡的中小河流有412條,更小的河流不計其數。但西藏地區自然氣候復雜、基礎設施薄弱等制約了豐富的水資源轉為農村安全飲水。
鞏同梁介紹,解決西藏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發展西藏水利事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為早日讓西藏農民喝上放心水,中央水利投入不斷加大。“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共安排西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投資13.77億元,解決了西藏73萬農村居民和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同時解決了1400多座寺廟、3.23萬僧尼和6萬多臨時供水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目前,西藏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已經得到基本解決。
三種解困模式——
因地制宜修建蓄水池、挖掘機井、轆轤井等解決飲水難題
面對成因復雜的飲水難題,西藏水利部門因地制宜,摸索了三種模式。
在水源充沛的地區修建蓄水池。林芝、山南等地區的很多村庄水源為山泉水,相應解決辦法是在山地開闊處修建蓄水池,山泉水匯集到蓄水池后,進行沉澱消毒,然后通過引水管網,把干淨的水送到千家萬戶。2012年,米林鎮仲邦村啟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投資38萬多元,新建蓄水池、取水口、飲水管網等,解決了全村300多人、1000多頭牲畜的飲水安全問題。“現在用水十分方便,水也很干淨。”伍金次仁說。
挖掘機井開辟新水源。馬繼洋介紹,“這是解決農飲安全最普遍的方式。打一口深井,將井水提到高處的蓄水池中,再通過管網送到每家每戶。”有了機井,門中崗村居民喝上了放心水。因坐落著西藏地區著名景點——雍布拉康,村裡游人絡繹不絕,借此商機,嘎瑪央金開了一家小茶館,主營酥油茶和甜茶。現在隻要擰開水龍頭,她就可以用干淨的水為顧客制作可口的酥油茶,生意非常紅火。“不僅方便,而且更安全,這樣的水才敢拿來做生意。”
白沙村也通過這種方法解決了用水問題。江孜縣水利局局長邊巴頓珠介紹,江孜縣目前完成農村安全飲水工程95處,國家投資4167萬元,解決了95個行政村3.7萬多人及18所小學師生的飲水安全。
在地廣人稀、氣候干旱的牧區通過開挖轆轤井或手壓井解決飲水難題。馬繼洋解釋,之所以採用這種方式出於兩方面考量:首先,阿裡、那曲等牧區地廣人稀,兩三戶組成一個自然村組的情況很普遍,且居住點距離遙遠。牧民冬天生活在常住點,夏天生活在游牧點,人畜的流動性也為解決飲水問題帶來困難。轆轤井或手壓井的投入成本低、技術難度相對較小,適合偏僻牧區。
三個長效機制——
創新管理機制、發展用水者協會、完善信息管理系統,確保工程發揮最大效益
飲水工程易建難管,難題如何破解?
創新管理機制,讓中央投入的每一分錢發揮最大效益。“部分工程質量出現了‘反彈’,重要原因就是維護跟不上。”馬繼洋說,各地開始合理調整建設費用和管理費用的比重,為工程后期管護留足空間。
江孜縣的農村安全飲水解決比較好的原因是國家和社會援助資金結合,給予工程管護支持,實現可持續管理,發揮長久效益。
西藏水利廳副廳長王及平說,近年來西藏普遍出現大旱,有20%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和40%以上的分散供水工程受到影響。同時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繁,使部分工程損壞嚴重。通過監測,可以迅速對出現問題的工程進行維修。
目前西藏水利廳正在組織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回頭看”,整治“反彈”飲水項目,確保工程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引進先進經驗,成立用水協會,保障日常維護管理。“農村用水協會經費主要來自水費的收入,用水協會不超過5人。”馬繼洋說,用水協會多由農村電工等懂技術的村民兼職,除了負責飲水設備維護,還負責灌溉,保証了高峰期順利用水。
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實時監測工程運行狀況。馬繼洋說,目前啟用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對已建工程建卡,設置唯一編號。信息卡上標注經緯度、工程類型、驗收人員等詳細信息,不僅可以實時查詢工程運行情況,更能確保每個工程點“有坐標、有標牌、有檔案、有制度、有責任人”。
2015年,國家發改委、水利部下達中央投資5279萬元,用於建設覆蓋西藏74個縣的15處區域水質檢測中心。
大批水利援藏干部不僅帶來了先進技術,更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水利部第十二期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趙東曉說,西藏水利人才匱乏,過去縣水利部門專業隊伍不足10人。
鞏同梁介紹,人才援藏,提升了西藏水利隊伍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截至2014年,西藏水利專業技術人員達853人,這為西藏水利事業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相關專題 |
· 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