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第一座大型橡膠壩、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帶最大規模植樹造林工程、雪域高原最大體量的新能源光伏產業聚集區、雪域高原最大規模的公共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后藏第一家旅游綜合服務中心……一個個“第一”和“之最”,見証了山東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兩年來的辛勤付出和實干精神,這恰似一座座豐碑,不斷續寫著山東援藏歷史新的高度。
情系民生:筑牢援藏根基
長期以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生援藏工作,確立了科學援藏、務實援藏的原則,作出了“把日喀則的事當成山東的事,把受援地五縣區作為山東的縣區對待”的庄嚴承諾。
2013年以來,山東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接過“接力棒”,把項目和資金向基層、向農牧區傾斜,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筑牢援藏根基,僅援藏資金就比上一批增長了28%。
“援藏先援教,發展先育人。”山東省第七批援藏工作總領隊、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趙志遠介紹,兩年多來,山東援藏工作通過實施市實驗幼兒園、桑珠孜區江當鄉小學改擴建、市第一高中、“雙語”教師培訓中心等項目,改善了教育資源緊缺的局面。
硬件上去了,如何加強體制機制等軟件建設,這是援藏工作隊重點思考的問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山東援藏人在南木林縣設立山東援藏獎學金20萬元,每年獎勵品學兼優學生和優秀教師60多人﹔促成桑珠孜區一中與青島第二實驗初中成功舉辦了首次藏魯兩地義務學段空中課堂互動實踐觀摩﹔促使白朗縣成為全市第一個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有利長遠的教育事業重點抓,群眾生產生活的“短板”也需盡快補。援藏工作隊順應城鎮化建設形勢,對受援縣區31個重點小城鎮和新農村示范點整體規劃、集中打造,建設村級活動場所289個,對4178戶農牧民安居工程進行資金配套,使其成為廣大農牧區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除此之外,援藏工作隊完成了農牧民職業技能實訓基地,殘疾人陽光康復中心,市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醫院設備配置,桑珠孜區、白朗縣、南木林縣鄉鎮標准化衛生院,市科技文化中心,南木林縣湘巴文化藝術中心以及武警部隊訓練中心、消防指揮中心、公安綜合指揮調度平台和城市網絡監控系統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搭建了西藏首個人才培訓網絡平台,實現了桑珠孜區衛生服務中心遠程醫學中心與山東省省立醫院和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互聯互通,培訓新型農牧民實用人才12663人次﹔針對眼科、骨科等高原常見病重點領域,每年選派對一台手術涉及的醫生、麻醉師、護士等所有人員到山東進行“組合式”培訓,為當地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高原常見病醫療隊伍。
授人以漁:培育“造血”功能
在西藏,流傳著“全國蔬菜看壽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說法。白朗縣縣長赤列朗杰告訴記者,白朗縣已名副其實地成為全區最大的高原蔬菜生產基地,蔬菜大棚促進農民人均增收1480元,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接近20%。
目前,白朗縣建設了日喀則市第一座智能花卉溫室大棚,拓展和延伸了白朗蔬菜產業。白朗當地群眾說:“以前是成天往寺廟跑,現在是有空就往蔬菜大棚跑,心思都放在了蔬菜上!”
記者走訪山東各受援縣了解到,康桑糌粑、神猴藥業、艾瑪土豆、桑桑酥油、雅江源食品等一批與白朗蔬菜一樣的“造血”產業,在山東援藏的大力扶持下,正成為廣大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日喀則是旅游資源大市,旅游資源獨特而豐富。旅游業被認為是朝陽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以前,人們“躺”在這座“金山”上“睡大覺”,如今在山東第七批援藏工作隊的推動下,日喀則市提出了打造“神奇珠峰、神秘后藏、吉祥日喀則”旅游品牌,全力構建生態、民俗、邊境、紅色和宗教文化等“五位一體”的后藏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將旅游富民作為“造血”重點加以落實,僅2014年,日喀則市旅游收入、游客數量就分別增長了24%和36%。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4年,山東對口支援的5個縣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了20.8%、50.7%和33.4%。
和諧家園:做好生態文章
日喀則市年楚河水生態橡膠壩作為高原第一座大型橡膠壩建成運行,促使年楚河實現冬季蓄水后,既可涵養水源、潤澤林卡、保養濕地、沿岸農田保墒,又可在城市東大門形成一道靚麗的水景觀帶,同時,年楚河還與北面的雅江、南面的孜布拉河一起,形成三面環水、四季充盈的水生態環境。日喀則群眾對此津津樂道:“我們的城市越來越美了,環境越來越好了,這得感謝山東援藏干部呀!”
“像這樣的生態工程還有不少。”山東援藏干部有一句經常挂在嘴邊的話:“西藏不能沒有樹,造林即造福,栽樹即栽富。”話雖如此,要落實又談何容易。
雅江日喀則段平均海拔都在3800米以上,江邊大多是寸草不生的沙礫荒漠……一切都制約著高原大規模植樹的開展。突破口就在南木林縣!由湘河水匯入雅江時沖積而成的42萬畝荒灘上,宜林地超過10萬畝,與自治區規劃中的“兩江四河”流域造林工程不謀而合。
“如能抓住這一重大機遇,讓援藏項目、資金與自治區的重大戰略有機結合,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趙志遠說。地利、天時都有了,南木林縣的干部群眾飽受雅江北岸風沙之苦,他們與援藏干部迅速達成一致意願,要把雅江北岸建成欣欣向榮的綠色生態示范區。
2014年3月,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態示范區人工造林拉開序幕,至今完成植樹造林1.8萬畝、 120萬株,新栽苗木成活率達95%以上,成為高原植樹史上的壯舉。據監測,植樹以來這裡的沙塵天氣次數同比減少了三分之一﹔山東援藏為生態示范區配套建設890畝高原特色苗圃,明年即可出苗6萬余株,實現經濟收入200萬元,使原來不起眼的小樹苗都成了“搖錢樹”。南木林縣艾瑪鄉柳果村村民米瑪對比過去的日子,現在十分知足:“以前我們村是流浪乞討村,現在我成了護林員,加上春季植樹的工錢,每年能收入15000元呢!”
樹立形象:胸有大愛無疆
在山東援藏公寓不大的院子裡,時常回蕩著激昂又不失柔情的歌曲:“為了后藏神奇的土地,不忘援藏神聖的誓言。愛著格桑花開的美麗,追逐雪域夢中的明天……”這首《奔向日喀則的呼喚》歌詞是由山東援藏干部創作的,歌中蘊含的忠厚直爽與俠骨柔腸無不訴說著山東援藏干部對西藏和西藏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無盡的大愛。
“堅持與其苦熬不如苦干,做到不后悔、不頹廢、不流淚、不掉隊。”這是山東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共同的心聲。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他們堅持不懈打造鋼鐵之軍,持之以恆抓作風建設。
兩年來的風雨兼程,形成了“胸懷大局、著力實際、接續發展、崇尚奉獻”的山東省第七批援藏精神,涌現出填補了日喀則交通運輸管理行業有關空白的山東省交通廳技術援藏干部胡宗文、被評為2014年度“淄博市十大杰出青年”的淄博援藏干部曲文岳等一批優秀典型。
“4·25”大地震發生后,山東援藏干部挺身而出,積極參與到抗震救災工作中。煙台援藏干部、聶拉木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李冬臨危受命,有條不紊地組織樟木鎮受災群眾轉移避險﹔青島援藏工作隊領隊、市委常委、桑珠孜區委書記王波幾天幾夜沒合眼,現場解決問題,使災民得以順利入住臨時安置點……他們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大愛贊歌,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
結合新農村建設,山東援藏工作隊在對口援建的5個縣區分別建設集圖書閱覽、醫療服務、幼兒教育、民俗演出、基層組織活動於一體的示范性文化大院,農牧民群眾婚喪嫁娶、孩子升學,村支部書記都要一一操持,站在國旗下,從藏櫃上的切瑪盒中捏出3撮象征好運的炒麥粒和象征人壽年豐的糌粑拋向天空,把吉祥如意送給需要祝福的人們,老百姓人心思定,人心向黨。
不僅如此,山東援藏干部還作為文化交往的使者,為魯藏兩地深化互動搭建起交流的橋梁。魯藏兩省區先后互派專家、技術人才等320多人次實地考察,組織日喀則694名縣鄉村干部、大學生村官和928名專業技術人員去山東培訓,起到了“培訓一人,帶動一片”的效果。通過開展“高原夢、山海情”等主題活動,實施了婦女兒童醫療救助、農牧區巡回義診、送醫送藥下鄉、“西藏光明行”、結對認親等活動,體現了親如一家、血濃於水的民族兄弟感情。
巍巍珠峰,見証魯藏情深﹔湍急雅江,訴說山東援藏干部的無悔人生。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來臨之際,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將率黨政代表團來藏考察。山東省第七批援藏干部正按照魯藏兩省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滿懷激情,邁著鏗鏘的步伐,續寫著更加精彩的援藏故事。
相關專題 |
· 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