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從西藏昌都市特警支隊隊員,到一名選派干部,28歲的藏族青年澤多坦言,自己即將完成人生的“蛻變”。
自2012年起,西藏昌都實施選派千名優秀干部加強村(居)黨組織建設工程,從地、縣、鄉三級機關選派1142名優秀黨員干部到村(居)擔任黨支部書記,進一步夯實黨在農牧區的執政根基。
當年8月,澤多來到317國道旁、扎曲河畔的達若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任期3年。目前,他還兼任第4批駐村工作隊隊長的職務。
“我從警校畢業后就一直待在警隊,工作比較單一,而現在的工作牽涉到社會方方面面,這三年裡我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如何與群眾打交道。”澤多說,“作為一名村官,什麼知識都要懂,現在經常與施工方打交道,還得學習建筑知識。”
近段時間,澤多正忙著村裡的新農村建設。自2013年3月起,村裡開始分批實施新農村示范點建設項目,兩年內共修建住房59戶,國家補貼118萬元。此外,村裡還建了各種文化娛樂設施。
“很難想象,這裡的居民以前都散住在山上,沒有水沒有電,不通路,孩子沒學上。”澤多表示,他到村的這幾年,見証了村子的飛速變化。
來村之后,澤多首先帶領村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2012年,村裡召集村民組建了具有相關資質的施工隊,經常參與昌都市工程招標。村裡還籌資20萬元修建了佔地面積150平方米的糌粑加工廠。2014年,由國家投資100萬元、群眾自籌資金50萬元,村裡又建起了石材加工廠,同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2萬元。村裡還專門安排車輛,接送孩子上下學。
“每年發放紅利時,看到村民在廣場上領米、油的場面,心裡都充滿了成就感。”澤多說。
因為一批“澤多們”的到來,達若村開始煥發出青春氣息。
與澤多這位選派干部不同,21歲的藏族女孩普布普車是作為第四批駐村工作隊隊員,來到達若村從事文書工作的。這位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沒有想到,自己的“管理”之路是從一個村子啟程的。
據了解,為了維護社會穩定,西藏繼續完善干部駐村工作制度,實施自治區、地(市)、縣(區)、鄉鎮四級聯動,派出第四批兩萬多名干部進駐5465個行政村(居委會),實現駐村(居委會)工作全覆蓋。駐村工作隊與各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完成了建強基層組織、維護社會穩定、拓寬致富門路、開展感黨恩教育、辦好實事好事等重點任務,夯實了城鄉發展穩定的社會基礎,確保了農牧區穩定。
“2013年年底,我剛剛考上鄉政府的公務員,報到后就來駐村鍛煉了。”普布普車並不羨慕那些留在大城市的同學,“自己是從農村來的,在農村可以學到實實在在的東西。”
除了走村入戶摸底之類的日常工作外,普布普車還干了一件讓她覺得“很有意義”的事情。今年6月,她收集起村裡已婚男女的信息和照片,幫沒去領証的夫妻辦了70多張結婚証。此外,她還給這些年輕人作了一場婚姻法的講座。
因為這陣子村裡忙著新農村建設,普布普車自從來到達若村之后,就再也沒有回過日喀則的家。不過,在異鄉的一年半時間裡,她並沒有感到孤獨。
“沒事我們就去村民家聊聊天,了解了解情況,現在這已經成為生活習慣,就像傍晚散步一樣。”在她看來,盡管遠離都市的繁華與喧囂,但鄉村的生活有著不一樣的精彩。“晚上我們會把村裡的年輕人都叫上,一起拉手圍成圈跳‘鍋庄’,那時候不論是哪個民族的年輕人,心都是緊緊地聚在一起。”她說。
還在達若村兼任團支部書記的澤多告訴記者,目前該村有70多名團員青年,在駐村年輕干部的帶動下,他們的團組織活動次數增多了,質量也提升了。“現在,我們每年發展的黨員都是從優秀團員青年中考察來的,很多優秀青年也是村裡發展集體經濟的帶頭人。”在澤多看來,“他們代表著達若村的未來。”
相關專題 |
· 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