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譚劍
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法治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調研中,無論是高層官員、專家學者還是基層普通干部群眾,對這一問題都有自己的認識與答案。而幾乎一致的是,大家都認為,無論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還是再鑄輝煌的“中國夢”,法治無疑是一條必由之路。
“奉法者強則國強”。在人類歷史上,每一次文明的崛起都有法治力量的推動。從13世紀英國的《大憲章》,到法國大革命中誕生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再到美國憲法正式生效,每一個現代文明的崛起,背后都有著不可或缺的法治力量在推動。
縱觀文明的崛起與大國興衰,一位身居要職的干部不無感慨地說:“大國崛起就是制度的崛起,是全人類共同的智慧結晶,我們繞不開也躲不了。”
當今中國,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已經擁有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硬實力”。在經歷了數百年的屈辱和艱辛之后,我們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間的距離,第一次變得如此之近。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硬實力”並不能取代“軟實力”,中國的“和平崛起”要取得世界的認同,更應該是“文明崛起”和“制度崛起”。
調研中,許多知名學者向記者坦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可,但我們同時不能否認我們還面臨著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國家治理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國家治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層出不窮的官員腐敗案件,屢見報端的官民沖突,經濟高速發展背后轉型期的中國人政治參與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公平公正意識普遍增強,而社會矛盾卻集中凸顯。如何讓社會和諧發展?如何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許多受訪者表示,隻有以法治平衡各方利益、實現有序民主、達成公平正義,才是最佳解決之道。
毋庸置疑,在一個有著數千年人治傳統的國度,法治之路必然充滿艱辛和險阻。“信訪不信法、信鬧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社會氛圍背后,是對“權力”敬畏仍遠大於對“法律”的尊重。
記者發現,現實中有的地方領導以“講政治”為名虛置或變通法規和制度,在工程項目、維穩上訪、招商引資等方面,無視程序要求,並標榜為“政治智慧”。“擺平就是水平”成為了很多“能人”的口頭禪和晉升的資本。
一位高級領導干部無奈地對記者說,中國是一個傳統“人情”社會,缺乏基本的規則意識。他早年被下放工廠勞動時,曾受到過工人師傅的多方關照,后來重回領導崗位后,師傅找上門來,希望關照一個項目中標。因這個項目關系著師傅兒子所在公司的生存,也關系著師傅一家人的生計。雖然他反復解釋“無能為力”,但師傅還是苦苦哀求。無奈之下,這位領導隻能在師傅每次離開后給他家寄一筆錢,直到師傅不好意思再來找。
“個人在制度面前太脆弱了,如果僅僅靠個人的操守來對抗大家都默許的人情世故,又能堅持多久呢?”這位領導說。
採訪中,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種種現象無一不在說明,在“人治”環境下建設法治社會的艱難。
因法治不到位而導致的各種亂象,必須通過法治的不斷完善來改變。隻有樹立法治思維、培育法治信仰,不斷地從法治建設中汲取力量,我們才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凝聚共識、掃除障礙。
相關專題 |
· 聚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