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省委書記王儒林、省長巴音朝魯、省政協主席黃燕明參觀第十三屆長春農博會展館。 記者宋鍇攝
金風送爽,五谷飄香。今天上午,第十三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開幕,省委書記王儒林、省長巴音朝魯、省政協主席黃燕明等領導來到長春農博園,興致勃勃地參觀了農博會展館、展區。
本屆長春農博會以“科技與綠色、交流與發展、文化與經貿、安全與質量”為主題,集農業經貿交流、農產品展示展銷、現代農業科技示范、農業科普教育宣傳、農業觀光旅游休閑、農民及市民文化娛樂於一體,分為14大展區,集中展示了我省農業生產領域前沿技術成果和新農村建設嶄新面貌。
盛裝開放的長春農博園花團錦簇、碩果累累、生機勃勃。展館內,廠商雲集,客流涌動,推介項目和展品豐富多彩、特色鮮明﹔展區內,觀光農業、創意農業以及一批農業新技術新產品令人目不暇接、大飽眼福。從高新設施農業展示區到現代種植業展示區,從菌菜基地到新農村住宅展示區,從特色農產品展廳到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展廳,王儒林、巴音朝魯、黃燕明等一路走一路看,認真了解今年農博會展出的農業新技術新成果,不時同展區工作人員交流,詳細詢問這些技術成果對農民的示范引領作用及推廣價值。
在高新設施農業展示區,6萬平方米的連棟智能溫室實現了作物品種、栽培技術和設施設備的集成配套,蔬菜、瓜果、鮮花等作物生長全面採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遠程智能化控制。詳細了解設施農業相關技術后,王儒林說,由於先進技術的應用和栽培環境的改善,這些蔬菜瓜果具備了無污染、品質優、產量高等特點,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方向。關鍵要把技術的功能效應放大,讓先進技術接地氣,更好地示范推廣給農民。長春農博會對農民的示范帶動作用越來越強,要通過農博會這個大平台,充分展示農業新技術和新成果,讓農民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王儒林指出,要做好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大力發展生態型、智慧型、效益型、特色型、開放型、安全型農業,進一步提高我省現代農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在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展廳,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和吉林省大米有限責任公司展位前客商絡繹不絕,“天景玉米”、“吉林好大米”等品牌吸引了眾多商家前來洽談合作。在與企業負責同志認真交談,詳細了解企業推出的各類新產品后,王儒林說,吉林省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和世界黃金水稻帶,發展現代農業條件得天獨厚。農業是吉林最有特色、最有優勢、最有潛力的產業,也是最具標志意義、最需合力推進的產業。要大力推廣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在做大做強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同時,拓寬農民致富渠道。要牢固樹立品牌化的農業生產經營理念,加大對吉林農產品品牌的培育、宣傳、保護力度,不斷提升吉林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競爭力和影響力,以品牌效應搶佔市場。
新農村住宅展示區內,兩棟不同風格的新型民居,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未來新農村建設的美好藍圖。王儒林、巴音朝魯、黃燕明等走進室內,認真察看房間布局,詳細了解設計理念、設計風格和建筑成本,對新型民居集生產、生活、生態於一體的理念給予肯定。王儒林說,讓廣大農民擁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和條件,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推進城鎮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建設農村新型民居,不僅要新穎美觀,更要體現實用、節能與環保,在設計過程中要把採光、保暖、上下水及相關配套統籌考慮,讓農民住得舒適,切實感受到農村改革發展帶來的新變化。
參觀中,王儒林對長春農博會各項工作給予肯定。他指出,長春農博會已成為展示我省現代農業發展成就和農村改革成果的一個重要窗口。要借助農博會這一平台,強化改革創新意識,用農博會展示的現代生產要素、新型經營模式和先進生產力,進一步促進農業方式轉變、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農民發家致富奔小康步伐,推動吉林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國家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廣東省副省長鄧海光,農業部原黨組成員、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省及長春市領導高廣濱、房俐、王守臣、隋忠誠、別勝學、姜治瑩,省政協秘書長包偉,國家部委有關司局、兄弟省(市、區)有關部門、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參加上述活動。(記者李大川曹夢南李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