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南水北調中線一期主體工程已如期完工。為了確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十堰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應該建立南水北調生態補償機制。”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市長張維國認為,“生態補償補多少算合理?我認為需要確立科學的補償測算辦法,建議統籌考慮‘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直接成本就是當地為了保護生態,在防治污染、農林發展等各個方面的直接付出﹔機會成本就是為了保護環境而犧牲掉的發展機會。比如十堰是重要水源保護區,一切發展服從保護這個前提,但秦巴山區屬於貧困地區,發展的任務同樣繁重、發展的矛盾更加尖銳。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調動保護生態的積極性,使保護和發展統一協調,建議考慮這兩個成本,合理確定補償標准。另外,生態補償比較復雜,各個層面都在探索實施辦法,建議上升到立法層面,統一協調各方面利益。”
張維國說,如何多渠道籌措落實生態補償資金?除了公共財政的轉移支付,還可以通過市場的辦法,比如以水補水,通過水資源補償費的方式籌集資金。應進一步豐富生態補償內涵,資金、智力、技術都屬於補償內容,這些都可幫助生態功能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增強“造血”功能。同時,要強化約束機制,使國家給予的補償發揮效益,使獲得生態補償的地方真正履行生態建設的責任。(記者 何紅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