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七一社區        注冊

拆真建假:以文化的名義自斷文脈

——“反對鋪張浪費”系列報道之十五

2014年02月25日08:2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拆真建假:以文化的名義自斷文脈

“東大街,江蘇宿遷最后一片歷史街區,如今半是荒草萋萋,半是施工工地,臨近宿遷最繁華的商業街幸福路一側,蘇寧集團的旗艦店和商務辦公樓的玻璃幕牆映照著車水馬龍。”日前,《中國文物報》用整版篇幅報道了江蘇宿遷打著繼承弘揚歷史文脈的旗號大肆進行商業開發的現狀。

所謂“恢復”,不過是商業開發的另一種說法

記者找到了在網上公示的《宿遷1897——東大街規劃與建筑設計方案》。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計劃對宿遷幸福路商貿中心進行改造,該區域內包括了省級文保單位道生鹼店以及建於晚清、民國時期的歷史建筑群。道生鹼店建於1897年,也是這個改造項目名稱的由來,說明方案制定者很看重歷史。

改造主要分為ABC三個功能區:其中A區和C區是商業區和高層住宅,而B區是“恢復東大街傳統街區”。然而,“恢復”的方式竟然是“以文化體驗式商業為主,輔以文化展示和體驗式居住區,打造優秀的城市文化休閑中心,主要安排特色餐飲、茶館、咖啡廳、特色會所、創意作坊、體驗式住區等”。顯而易見,所謂的“恢復”,不過是商業開發的另一種說法。

規劃方案顯示,改造中將“保留街區巷道原有的肌理”。但記者了解到,道生鹼店已根據規劃被平移到了28米之外的地方,它所在的東大街在這兩年的拆遷過程中,早已面目全非。除了幾十戶散落留存的民居之外,原有的活態街道形態風貌、街道布局的肌理早已蕩然無存。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規劃方案赫然寫著,這次拆建改造的目的在於“深入發掘和整理城市現有的歷史文化資源”,實現“歷史文脈的繼承和發揚”。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學鷹曾為保護南京老城南奔走呼吁。他告訴記者:“建筑遺產是體量最大、分量最重的文化遺產,建筑遺產組成的村落、城鎮、城市及其歷史街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創造出的一個個空間場所,不僅是人們生活、工作、交往的物質載體,而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心靈。”

宿遷這種斥巨資自斷文脈的事,絕非個案。從岳陽樓邊、洞庭湖前的卞和街,到南京老城南歷史街區內的仿古建筑,拆真建假的行為已經從一個小的文物“點”,擴大為以歷史街區為代表的“線”,甚至擴展到了以城市聚落為代表的“面”,散布在全國各地。“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載體,不斷從人們的視野中被抹平,漸成傷心的回憶。

利益的誘惑與文化的誤讀,是兩大“推手”

近年來,專家學者、有識之士關於停止拆真建假的呼吁不絕於耳,文物部門也屢屢叫停相關工程,然而收效甚微,此種風潮仍有蔓延之勢。

根源何在?利益的誘惑與文化的誤讀,是兩大“推手”。

文物遇上開發,怎樣才能更掙錢?這是許多地方選擇“保留修繕”還是選擇“拆除新建”的基本標准。正如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徐怡濤所說,拆真建假的根本問題不在於“建”,而在於“拆”。因為“不論建起來的是現代商業街,還是仿古建筑,被拆掉的歷史都將一去不復返﹔不論是以危房改造、改善民生為理由,還是以發展旅游、提升經濟為目標,文物的價值在與其他價值進行比較時,總是可以被放棄”。

公司投資、商業運作、用經濟補償手段遷走原有住戶,繼而打造商業街區,這是國內大部分拆真建假項目所使用的方法。以宿遷為例,據《中國文物報》報道,“宿遷1897”項目的商業開發將獲得超過4.2億元的經濟收益。與此同時,“在拆與建的過程中,政府完成了土地流轉,以一種自斷文脈、飲鴆止渴的方式收回了土地的所有權”。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中國項目經理李光涵如是說。

另一方面,不能否認有些地方確實是想提升文化品位、延續歷史文脈,但誤讀文化的真實內涵,以為蓋些仿古建筑、有了“古意”便是有了文化底蘊。還有些不認真研究本地歷史文化,只是盲目跟風、效仿,甚至攀比,於是出現仿古建筑、仿古街區相互模仿甚至抄襲的情況。

相對於兩大“推手”“撼天動地”的力量,文物部門的管理力度簡直就是“和風細雨”。他們雖然能夠理性認識到拆真建假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但是由於不具有直接的管理權,缺乏強制力。正如李光涵所說,文物部門相對弱勢,如果不是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局不具有干預的權力。類似於宿遷東大街的拆建改造,文物部門所做的隻能是呼吁制止,但很多時候的結果是無奈的嘆息。

浪費的不僅僅是錢,還有文化資源

面對各地此起彼伏的拆真建假工程,專家學者們憂心忡忡。

著名文物保護專家謝辰生向記者表示:“這不是政績,不是文化,是造假!有些地方甚至不惜高額舉債來全盤仿古,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憂慮之情溢於言表。

“像濟南老火車站,先是拆了,現在又要重建一個,難道不是浪費嗎?!”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劉曙光更是直言不諱,“這種浪費,浪費的不僅僅是錢,還有文化資源。”

顯然,“舊瓶裝新酒”的開發模式花費鋪張、切斷歷史、公眾的態度消極,已經難以為地區贏得發展。

採訪中,專家學者們為扭轉拆真建假這股風潮支了兩招:一是慎“拆”,重視歷史文化,保護文化遺產﹔二是慎“建”,找到正確利用文化的途徑。

徐怡濤說,“要一個一個將拆真建假的項目‘按’下去是不現實的,所謂按下葫蘆起了瓢”。因此,隻有理解了以文物為載體的歷史文化的價值,才能從根本上祛除各種打文物主意、謀經濟效益的“病根”。

謝辰生說:“我們現在對文物的認識遠遠達不到透徹的程度。”他舉例道,汶川地震時,一個清同治年間的四合院隻掉了幾片瓦,而它旁邊的樓全塌了﹔北京“7·23”大雨時,全城水淹,故宮裡卻沒有一點兒積水。為什麼?很多古建筑蘊含著今人還未了解的智慧,“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地拋棄、否定。就像陳毅同志說過的‘寧可保守不能粗暴’,否則一旦搞錯了,后悔莫及”。謝老語重心長。

李光涵認為:“我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有超過五千年的文明,值得發掘的文化資源很多,也呼喚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的兼得文化精髓與經濟發展的新途徑。”她覺得山西平遙古城依然保持著原有的建筑風貌和街道肌理,是實現歷史延續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案例。謝辰生則特別強調,“盲目重建不能提倡”,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繁榮文化必須“切合實際,從實際出發”。(記者 李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