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黃陵醫院 李奎
一、爺爺與土地
我很敬佩我的爺爺,他是個朴實而有智慧的農民,一生都在不停地勞作著。
爺爺八九歲就開始下地種田,那時是租地主的田地種。十二三歲時,爺爺就跟著曾祖父扶犁耕田,十八九歲就成了“老農”,也就是種田的行家裡手。這“老農”,他一當就當了一輩子。
從前,“老農”也常為吃飯發愁。我朦朦朧朧記得,有好些年到了臘月二十八九,爺爺和生產隊裡的幾個正勞力還挑著籮筐到外地去“拉谷” 借糧,鄉親們都伸著脖子等他們回來過年。那時,爺爺總是埋怨田地太少。
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田地都分到了戶,爺爺把幾塊田地寶貝得不得了,常常天不亮就出門整治它們。這幾塊田自從落戶我家,一年上頭埂上砍得精光,田裡整得水平。生怕化肥傷了庄稼,爺爺總不忘積攢“家肥”。對一些吊兒啷當不認真種田的人,爺爺還總愛罵他們“糟蹋了田地”,是“敗家子”。
后來,農村的上交提留越來越重,棄耕拋荒的田也越來越多。於是就常聽到爺爺嘮嘮叨叨:“撒飯都生秧苗的好田啊,都荒糟蹋了!”再后來,年青人都外出打工賺錢了,“三八六一九九部隊”成了農村的主力,不僅爺爺他們原來在山坡上“學大寨”學出來的“梯田”成了廢田,而且一些良田也成了草場,爺爺就特別生氣:“都不栽田了,我看他們以后就用錢來填肚子!”再后來,到處都在圈地佔田搞開發,山崗上的“居民點”也紛紛搬到了山下的田地裡,甚至一個個整村整組都沒了田地,爺爺更是夙夜憂嘆:“田地會佔完,將來吃麼事喲?”
爺爺漸漸老了。家裡不讓他種地了,是想他過幾天清閑日子。但他跟田地的感情又哪是后人能夠強行割舍的呢?何況在他的心目中,“官出於民,民出於土”、“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已成了鐵律。他認為,當一個農民,隻有侍弄好田地、多產些糧食,才能對得起賦予自己田地的國家、對得起紡紗織布的工人、對得起保家衛國的解放軍。
奶奶曾經不止一次地念叨爺爺說:“你一個普通農民,何必操那麼多閑心呢?”但爺爺說:“沒看到村裡到處刷的標語‘保護耕地,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線’麼?地都沒了,還怎麼活人呢?”
爺爺的話,曾在我年少懵懂的心中引起深思。我的記憶中,爺爺這一生開的荒地有很多塊,而且塊塊荒地都被他種成了熟地,交到生產隊裡。多年后,爺爺已逝去,但他開掘出的土地卻還在,這是爺爺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饋贈。
二、父親的土地情結
約有兩個月沒有回鄉下的老屋了。國慶長假,我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老家。
僅僅兩個月,老屋南邊的禾場便矮了一尺多。禾場旁荊棘叢生的土坡被鏟得與禾場一般平,並種上了苞米。一兜兜種在地裡剛生根的苞米,就象影視劇《三毛流浪記》中三毛腦殼上的頭發,一束束,青黝黝,稀稀落落。
這世上,又多出了一塊地!這地,是我父親一鍬一鍬“造”出來的。聽父親說,為造這塊地,父親挖爛了兩把鋤頭,挑破了三擔土箕。
望著一行行、一垅垅的苞米秧,我心中充滿了感慨。
父親退休后,就回到了老家,住在已逝去的爺爺的老屋,一直在家耕種著爺爺留下的三畝多地。父親種上地后,整個人都感覺活泛了不少,好像見到一個渴別已久的老友般充滿了精氣神。我多次勸他別種這田了,在城裡遛遛鳥、喝喝茶,清清閑閑地豈不是好?但他總是說:“生命在於運動,我閑了半輩子了,現在老了就要勞動一下。”他硬是舍不得退掉那兩塊田。后來,我隻好瞞著他與村組裡的干部商量,把田交給了村裡。沒想到才幾個月,父親不僅把屋后早已荒棄的一塊旱地重新整治得象模象樣,還把屋后的樹隙開墾出來,種上了紅薯花生。現在,又整出了這麼一塊新地!
俗話說“人勤地生金”,在父親的精心管理下,每一塊地的庄稼長勢都很好,父親還開了菜地種瓜果、種豆蔬,沒想到收獲也不少,每次回家父親都給我帶上很多新鮮的菜蔬,那些綠色無污染的茄子、番茄、豆角、黃瓜和青菜帶給我久違的家鄉土地的氣息,讓我漸漸默認和理解了父親的心情。
父親和爺爺一樣,對土地都有著無限的愛敬,無限的依戀,無限的珍惜。父親說,他喜歡的是把種子埋進土裡,然后看著它慢慢長大,並收獲一片金黃。我想,作為農民的兒子,土地才是如今父親的舞台,隻有在那裡,他才能施展他的拳腳,找到快樂和滿足。
三、我的故鄉,我的土地
祖先世代在山村辛勤耕作,而我雖然如今在城裡生活,但也對土地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每當再回到那個小山村,心裡就倍覺踏實,心情也豁然開朗。我總是用心地一遍又一遍撫摩飽含著我父輩辛勤汗水的土地,覺得那是我真正的家。
雖然搬了幾次家,但爺爺曾用過的一把鋤頭,至今仍端放在書房的一角。女兒懂事了,嫌它土氣不好看,又不敢扔,就用許多彩帶將它裝飾起來。那樣子讓我想笑,但又覺得那無形中是子孫對祖先和土地的一種紀念。
父親一鍬一鍬的開墾,將許多荒坡變成了良地,每次回家看著房前屋后蔭綠豐收的景象,每次看著父親種下的那些蔥蘢的庄稼,我心中都有一種無言的感動。
對於土地,我可能沒有父親那麼深厚的感情,所以我曾一度不清楚父親為什麼對土地有如此大的眷戀,就像我搞不明白《肖申克的救贖》裡面主人公為了聽肖邦,不惜被關禁閉一樣。
也許,土地,才是父親的舞台,隻有在那裡,她才能施展她的拳腳。
也許,她喜歡的是把希望埋進土裡,然后看著它慢慢長大,並收獲一片金黃。
土地,一個每天接觸但卻實實在在陌生的字眼,供我吃喝但又讓我無法言說的詞匯。就像父親,什麼都是淡淡的說,間或憨厚的笑著,其中所深含著的愛,如同種子,隻有等到收獲的季節,你才能真正明了。
詩歌《紅高粱》中有一句詩“把根扎進黑土地,茁壯地生長。”中華民族的魂在土地。我的父輩在日復一日與土地的親近中感受它最真實的脈搏,細聽著來自土壤最真實的聲音。他們在希望的田野上,腳踏一方土地,守望著自己的夢想星空……
中國夢,在頭頂的星空中,看似遙遠。中國夢,在腳下的土地裡,其實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