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三中全會民生讀本之三 十八屆三中全會一系列改革中,群眾期盼的高考制度改革被提上了日程。《決定》指出,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教育改革解讀: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終身

記者 王帥 王國星
2013年11月22日08:07   來源:陝西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教育改革解讀: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終身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加快推進職業院校分類招考或注冊入學。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儲朝暉說,“《決定》內容一針扎到現行考試體制的弊端,是打破‘分數決定命運’現狀的需要,也是培養綜合型人才的需要。”“改革將高考從‘指揮棒’變成‘服務器’,從現行以行政為主導的計劃招生轉變為專業為基礎的自主招生,學校和學生選擇權都會擴大。”

舉國大考,改革將有大動作

作為一場牽動千百萬人神經的舉國大考,關於高考的信息,總是能一石激起千層浪。

近日,江蘇、上海、北京陸續推出本地高考改革技術性方案並征求意見,各地不約而同降低英語比重引起熱議。公眾將目光再一次投向了教育部,希望國家層面的高考改革方案能夠有大動作。

2010年7月,中國進入21世紀之后的第一個教育規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高考改革要按照“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目標要求,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打破“一考定終身”,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政府宏觀管理,專業機構組織實施,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這是2010年《綱要》確定的高考改革思路。

據媒體報道,2011年初,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學習時報》發表了一篇名為《全面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實現科學發展》的文章,被外界看作是方案即將出台的信號。這樣的猜測也屬合情合理:《綱要》頒布半年多之后,教育部長再次提及高考改革,自然是落實《綱要》的進一步行動。然而,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很快出面否認,稱並未公布方案。

2012年“兩會”,袁貴仁再提高考改革方案,稱正在“最后沖刺”,直到今年年初,《關於2013年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意見》中,提出高考改革的總體目標和基本框架被提上日程。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未來高考改革方向: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由此而來,“一考定終身”制終將被打破。

招考分離,高校自主權擴大

教育專家認為,如果說“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是從技術操作的角度提出的要求,那麼“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則是體制上的設計,調整的是各個主體的權力和責任。

回顧30年的高考制度變遷,從“文革”結束后,初步確立了“全國統考、地方審核、學校錄取”的高考模式,到上世紀80年代“國家計劃招生、用人單位委托招生和招收少數自費生”三種辦法的執行再到之后的分省命題,雖然招考形式不斷改革,但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組織招生的結構一直存在。隨著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化,專家認為,在現有的框架下,自主招生、向大學放權有可能會是最大的突破口。

自主招生於2003年正式啟動,是我國進一步深化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制度改革,擴大高等學校招生自主權,培養教育創新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經過十年的發展,自主招生已成為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我國高校招生多元錄取的重要方式之一。

專家指出,長期以來我國大學的招生計劃、標准、辦法等都由政府統一規定,命題、評卷等由政府統一組織,大學不能按照自身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選拔錄取學生,嚴重地削弱了大學的辦學特色和競爭力。自主招生被認為是改變這一局面的破冰之舉。

專家認為,高校招生自主權的擴大,要求建立保証招生公平的新機制,首先是對高校的約束和監督、問責機制。學校主導的多元評價標准的建立,意味著高校招生工作中綜合評價重心的轉移,即由以考代招體制下的考試機構和政府招生辦公室為主,轉變為以高校為主。

異地高考,將實現教育公平

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透露,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進異地高考。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廣泛關注。

在北京,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2008-2009學年度,30073名非北京市戶籍小學畢業生中,最多隻有24685名學生在北京繼續讀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戶籍初中畢業生中,最多隻有5484名在北京繼續讀普通高中。大量孩子在北京讀完一部分課程后,不得不忍痛離開北京、離開家人,回原籍讀書。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非本地學生在北京難以升學,尤其是難以參加高考。

而在上海,義務教育階段已有4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子弟,他們很快就面臨中考問題,如果中高考問題不解決,這些孩子將有很大部分回原籍所在地求學,產生新的留守兒童問題。

應該說,異地高考是改革開放以來大范圍觸動城鄉不同利益人群的一個兩難命題。支持者認為,突破戶籍制度的桎梏,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將實現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資源分配,是“有教無類”的理想寫照。反對者擔憂,異地高考的政策鬆動,會帶來一系列新問題,譬如大城市人口進一步膨脹、本地與外來生源利益失衡等。

有專家表示,異地高考不是一場戶籍人口和非戶籍人口的對決,他們各自都有利益訴求,都要追求教育公平,這無所謂對錯,而教育公平要通過制度改革來推進。

(責編:王金雪、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