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還是要有“那麼一股勁”
深化改革要有“那麼一股勁”,這種呼喚,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對干部隊伍中一些同志身上不思進取、不擔風險、不負責任的“另一種享樂主義”的現實針砭和警醒
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啟動之始,有的同志提議重讀一遍《鄧選》第三卷。這是深有道理的。比如說,面對35年后的又一場改革,我們應當有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於是人們想起了小平同志說的“那麼一股勁”——南巡路上,小平同志反復講,“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也走不出一條新路”。
改革既然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就必然要有“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勁,就是闖勁、狠勁,那麼一股氣,就是勇氣、銳氣。當年的改革開放,“大膽闖、大膽試”也好,“殺出一條血路”也好,說的都是“那麼一股勁”。現在有的同志淡忘了歷史,以為上一輪改革是 “淺層次”的,“難度並不大”。但是,每一位改革的親歷者應該都記憶猶新,那時的中國,“姓社姓資”的爭論甚囂塵上,“帽子”呀、“棍子”呀,還懸在我們頭上,改革的政治風險其實很大,要突破的思想觀念障礙可謂關山重重。如果沒有勇往直前的“那麼一股勁”、狹路勇勝的“那麼一股氣”,沒有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就不可能取得35年改革的成就,也就不能設想中國的今天。
重提改革的“那麼一股勁”,不是對過往的美好回顧,而是具有現實的針對性。現在我們有些同志,“那麼一股勁”衰減了、消退了,對改革的深化,既缺少激情,更缺少勇氣,總之,“勁頭”不足了。這裡既有“發展自滿症”,以為國計民生很不錯了,可以“守成”了,也有“改革疲勞症”,以為辛辛苦苦三十多年,可以“歇歇”了,但更重要的,是所謂“深化恐懼症”,怕,沒有勇氣,也不敢擔當。怕什麼呢?如果說,過去“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是怕政治上的風險,那麼今天的新一輪深化改革,固然需要突破思想觀念的障礙,但更需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從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到政府職能的轉變,從確定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到讓改革發展成果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更公平地惠及全體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都會觸及既得利益,都會伴有深刻的利益調整,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說深化改革是“啃硬骨頭”,是“涉險灘”,“硬”就硬在某些僵化的體制機制,“險”就險在要動固化的利益格局。於是有些同志就“怕”,不敢動“奶酪”,不敢“趟深水”,不敢“得罪人”,更不敢去碰錯綜復雜、盤根錯節的既得利益、既定格局。尤其是深化改革還是一次“自我革命”,會越來越觸及改革組織者、推動者自身的利益關系和權力格局,“壯士斷腕”的過程也是我們主動“割腕”的過程,於是有的同志更“怕”,甚至手下打“小算盤”,心裡有“小九九”,哪裡來“那麼一股勁”呢?所以我們說,深化改革要有“那麼一股勁”,這種呼喚,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對干部隊伍中一些同志身上不思進取、不擔風險、不負責任的“另一種享樂主義”的現實針砭和警醒。
我們說的“那麼一股勁”,就是勇往直前不退縮,就是一鼓作氣不猶豫,就是破釜沉舟不徘徊。這不但是闖勁,而且是實勁、韌勁。改革不是一種“美學”,不是為了“好看”,而是因為有“問題”的倒逼。問題是什麼?問題就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再要前進時遇到的障礙和必然要突破的瓶頸,就是社會矛盾累積到了一定程度時必須要直面化解的根源性、基本面的矛盾。改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現實問題,這就是實事求是,就是腳踏實地。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在一個早上統統完成,更不是一勞永逸。三中全會的總體部署,本身就是一張長途跋涉的路線圖,一個綿延7年的時間表,是一個逐步完成的歷史過程。我們既要有勇氣,有“那麼一股勁”,又要有智慧,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有長期作戰、連續作戰的思想准備,才能確保“那麼一股勁”不衰減、不消退、不磨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