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11月13日,新華社)
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中國模式,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經驗。在追尋“中國夢”的新起點上,全會為改革的深化補足“三元氣”。
理論自信決定改革底氣。35年來,我們的改革靠什麼贏得成功、尊重和自信?35年來,我們的改革靠什麼凝心聚力、砥礪前行?根本上就是靠思想、靠理論、靠信仰。對於人生來說,方向比位置更重要,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來說更是如此。有了羅盤,就不會在大海波濤中迷失航向﹔有了信仰,就不會在風雲變幻中迷失方向。馬克思主義的看家本領,為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是我們黨的先天優勢,也是我們改革開放的。“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35年的改革步伐之所以穩健,就在於我們心中“有根”。
市場活力激發改革勇氣。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相比過去“基礎性”的提法,這不僅僅是一個全新的提法,更是一個全新的認識。“決定性作用”即肯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地位,也鼓足了深化改革的勇氣。縱觀我們走過的改革路線,大致是一個先易后難的“幾何型”曲線。這就決定了改革不但不能止步,更要深入,不但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地位,更要尊重市場中“人”的地位。政府做到“該管的管好,不該管的不管”,表面上看這是政府為市場“讓路”、為企業“鬆綁”,而在深層次,則是讓民間的創造力活躍起來,讓老百姓的日子富足起來。善政必簡,臻於善政就是一心為民這樣簡單。
制度創新“滋補”改革“元氣”。改革就要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改革最大的難題是維系穩定,但又不能被穩定束縛住手腳。但以改革的步子邁上台階,很難說是一步一個台階,往往是打破隱形台階。也正因如此,歷史上沒有哪一場改革之路能夠閑庭信步。所以說,全面深化改革,不能不打造一套有效的制度體系。從基本經濟制度到社會分配制度,從教育公平到司法公正,唯有制度堅實可靠才能充分釋放改革的發展紅利、廉政紅利、制度紅利。
缺乏底氣的改革不會有前途,元氣不足的改革不會有后勁。全會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和任務,凝聚了進取意識、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全會后的改革一定有后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