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辦不好,教育部當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以質詢,可以彈劾,可以免職。”今天,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教育界聯組會上,21位委員談了對教育的看法與建議后,列席會議的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這樣表態。
這個表態的前提是“巨大的壓力”: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成績時說到要優先發展教育,講建議時則是繼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前不久,袁貴仁陪同領導參加韓國新總統朴瑾惠的就職儀式。這位女總統的一句話讓他深有觸動:教育就是給孩子播種夢想,點燃夢想,幫助他實現夢想。
這與袁貴仁的中國教育夢不謀而合: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
袁貴仁堅信教育改變命運。因為恢復高考,1978年袁貴仁從縣中學教師變成北京師范大學的一名大學生,但他不認為這是自己比別人聰明的緣故。
在座的大多數委員都與袁貴仁一樣有類似的經歷。“如果不是因為受教育,我們就可能是來北京打工的,我們就可能是來北京上訪的。”
去年年底,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換句話說,所有的孩子都有學上了。但“我們的普及教育還是低水平的”,袁貴仁直言,擇校收費問題、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學校安全、農村學校的布局……“這些都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關”。
“我們應當把義務教育辦得更好。義務教育辦好了,會給人的一生成長打下最堅實的基礎。”袁貴仁說。
3位來自民辦教育機構的委員向他抱怨受到歧視,袁貴仁直言不諱地承認:“現在,我們一些教育管理者腦子裡的計劃經濟思想還是比較濃,誤認為公辦學校是政府的,民辦學校是社會的。”
袁貴仁用實際行動為民辦教育“拉選票”。一些地方同志一到教育部來就說,請再批准我們建一所新學校。袁貴仁直接告訴他們:你得算一筆賬——辦1所公辦學校的錢,可以用來獎勵、扶持10所好的民辦學校!為什麼我們非要說公辦學校是國家的,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民辦學校就不是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嗎?
改革是教育界最熱門話題。袁貴仁直言,改革不打無准備之仗,也不打無把握之仗。“因為改革特別是教育改革涉及到千家萬戶,涉及到每一個孩子。如果建議被採納,后面就是一批孩子受益﹔也可能弄錯了,一批孩子受損失。哪個孩子都傷不起啊。”
政府職能轉變是這次兩會討論的重點,其核心就是簡政放權。袁貴仁透露,對教育部來說就是放兩個權:一是給省級政府更大的教育統籌權﹔二是向學校放權,擴大和落實特別是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目前,這兩個文件都在起草之中。
談到公眾最關心的招生考試制度改革,袁貴仁說,“我們現在就是想設計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整體目標和基本框架,引導每一個孩子都能有自己的選擇空間,有自己理想的發展道路,選了不理想的路還可以岔過去,用通俗的話表述就是要修更寬的路,修多樣的路,同時要建立體交叉的路。就像坐了汽車可以換火車,坐了火車可以換飛機,坐了飛機還可以換輪船,最后到達自己理想的目的地。”
“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比較復雜比較敏感,但是這個事不做,大家說的這些問題很可能難以解決。”袁貴仁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