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並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自治區黨委《關於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意見》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要“著力加強科技創新,加快推進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孵化器、高科技產業園區和示范基地建設,重點培養扶持40家科技型企業,實施8個重大科技專項,開展45項科技攻關,十二五末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加快科技成果應用,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加強科普基地建設,科學技術普及率達到90%以上。”
這是自治區黨委對科技工作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總部署,也是我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型西藏的動員令,更是就建設 “六個西藏”宏偉目標吹響的新號角。
創新科技,讓體制機制“活”起來
要推動科技創新,就得有一整套促進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破除一系列影響科技創新因素的瓶頸制約。
自治區科技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要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核心,以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西藏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中的支撐引領作用,走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科技創新之路。”
這條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科技創新之路,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呢?
“首先它要符合西藏實際,其次就是能夠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的發展,能夠給西藏各族群眾在致富的路上提供正能量。所以,西藏今后將繼續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支持建立企業牽頭、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組建技術創新聯盟,完善市場導向的創新格局,充分釋放企業創業創新活力。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完善知識創新體系,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的有機銜接,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自治區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說。
建立健全健康良好的科技管理機制,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自治區黨委黨校牛治富教授認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宏觀決策和統籌協調,加強科技創新工作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
為做到這些,自治區科技廳早已未雨綢繆——
著重加強科技項目管理創新,強化重大項目頂層設計,拓寬科技項目需求征集渠道,建立科學合理的項目形成機制和儲備制度,完善專家咨詢論証、項目招投標和評審、滾動支持、績效考核、項目信譽等制度,改革科技獎勵制度,提高科技評價獎勵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充分利用部區會商、區院合作和對口支援等機制,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傾斜和支持。推動建立全國科技援藏組織協調機構並制定全國科技援藏規劃,引導科技援藏進一步向縱深發展。以科技成果引進轉化和項目合作為紐帶,積極與內地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開展合作與交流。
創新科技,讓平台和載體“筑”起來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要想讓科技創新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就必須有扎扎實實的平台和載體。近些年來,我區一系列有助於筑牢科技創新的“底牌”頻頻亮出——
繼續加強具有區域特色和學科優勢的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積極扶持企業建設技術研發中心,建立健全科技平台建設、運行、管理、評價等配套辦法和措施,著力在提高創新活力、促進要素聚集、強化機制創新、實現資源共享上下功夫。
推進西藏本地科技孵化器和西藏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進程。積極支持和指導拉薩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協助拉薩市申報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繼續推進拉薩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日喀則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和山南地區農業成果轉化示范基地建設,加強其投入和機制創新工作,提高效益,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支持尼洋河流域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那曲高新技術開發區申報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全力支持西藏大學牽頭的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實現我區創新基地建設新的突破。
同時,在筑牢科技創先載體和平台的基礎上,我區廣大科技部門還尤其注重加強基層科技工作,不斷鞏固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根基。
一方面,注重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引導科技要素向基層聚集,推動科技任務向基層下移。在當地落地的科技項目,地(市)、縣(市、區)科技部門能參與的要參與,能由地(市)、縣科技部門為主組織的由地市、縣科技管理部門組織,並按照在科技項目中承擔的任務量和工作質量撥給科技計劃管理費用。
另一方面,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進步示范縣等基地建設以基層科技部門管理為主,進一步發揮創新基地在基層科技創新中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結合農村信息化建設,推進資源共享、互聯互通、專家與農牧民有效互動的農村科技信息化服務。
自治區科技廳有關部門負責人還告訴記者:“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還不斷強化全國縣(市)科技進步考核工作,加強對縣(市)黨委和政府重視科技工作程度和科技管理能力的考核。”
創新科技,讓重大項目“動”起來
西藏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地區,農牧區人口佔總人口的80%以上。因此,農牧業科技成為我區科技創新發展的重點之一。
據自治區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后,我區將繼續實施青稞產業、飼草產業、馬鈴薯產業和金牦牛科技工程重大專項,大力實施青稞標准化栽培示范和新品種展示。加大牧草新品種引進、選育力度,擴大飼草種植核心農戶群規模,積極開展荒地種草節水灌溉技術和低產田牧草高產栽培技術示范。加強適宜產業化加工的高產、優質馬鈴薯新品種引進和選育工作,建立標准化種植示范基地,積極開展馬鈴薯新產品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值。鞏固提高牦牛本品種選育和育肥基地成效,擴大優良品種和已有技術成果示范推廣力度,繼續開展夏季強度育肥和冬季防掉膘技術示范,提高養殖組織化、專業化水平,加快育肥出欄。
在此基礎上,我區還將繼續強化藏藥產業創新要素集成,推進藏藥材GAP基地建設,加大藏藥劑型改造和新藥開發力度。開展高寒草地植被恢復技術、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可持續利用技術和沙化土地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利用先進太陽能技術,推進“金太陽示范工程”和“無電地區電力建設規劃”,積極向偏遠無電地區示范推廣功率較大的戶用光伏系統。
創新科技,讓科技成果“用”起來
科技發展的最終目的,不是讓科技創新的成果走進“象牙塔”,而是要讓其真正地作用於人類社會的發展,讓最普通的群眾能夠最真切地感知、受用,為改善和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提供支撐。
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推動科技創新,讓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的科技成果惠及我區各族群眾。
據了解,今后一段時期,我區還將繼續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普及。
一是強化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應用推廣等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理順科技成果從研發、轉化到產業化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障礙,縮短成果轉化周期。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積極為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搭好橋梁和紐帶。積極探索基層、企業承擔科技轉化類項目的新途徑,加快形成以生產、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科技成果項目實施機制。積極爭取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和國家火炬計劃、重點新產品計劃、科技惠民計劃項目,加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投入力度。
二是繼續實施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農牧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星火計劃、新農村科技示范縣建設,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裝備的轉化和應用水平,提升農牧業整體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國家對高新技術產業和特色產業基地的優惠政策,繼續大力培育、發展我區高新技術產業,創新企業科技項目管理方式方法,積極引導建立產學研用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同時,自治區還將大力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深入開展科技下鄉、科技活動周、科普一條街等專題活動。加強科普與教育、科技、文化的結合,有效組織和動員全社會的科普資源,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強化科普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科普鄉村和科普示范戶建設,將科普宣傳與推廣普及先進實用技術、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高群眾勞動技能和生產效率緊密結合起來,培養一批掌握一定科學技能、依靠科技創業致富的高素質勞動者。編印出版農牧民群眾易於接受掌握、能夠指導生產實踐技術推廣和藏文為主的科普類書籍,開發制作群眾喜聞樂見的多媒體實用技術培訓和科普宣傳光碟,加快農牧區信息化建設,增強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用技術推廣普及能力。抓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實施地的科技培訓和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發揮科技特派員在科學技術普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創新科技,讓科技人才“火”起來
科技要發展,人才要先行。要想取得科學創新的實質性進展,就必須要發揮科技人才的主觀能動性,然而,對於西藏這樣一個科學基礎較為薄弱,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來講,人才的引進相對於內地其他省份來講,難度自然增加了不少。
“有矛盾,我們就必須要解決矛盾。絕對不能夠消極怠慢。” 面對這一問題,自治區科技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自治區近年來在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方面用好現有人才、穩住關鍵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培養未來人才。繼續實施“十百千萬”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引進一批高素質的科技創新人才,爭取國家“三區人才計劃”、“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對西藏的傾斜。加強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員選拔、培訓和管理的新機制、新模式。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培養各類科技實用人才和科技明白人,為我區科技創新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另一方面,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建立以科研能力、創新成果和成果轉化推廣效益為導向的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評價標准。探索科研關鍵崗位和重大科研項目負責人公開招聘制度以及有利於創新人才發揮作用的多種分配方式,健全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和鼓勵創新創造的分配激勵機制。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我們相信,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我區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西藏一定會在科技創新的路上策馬奔騰,譜寫出絢麗的時代篇章。(記者 高啟龍 王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