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

图片
 中國共產黨新聞>>干部論壇

王鐵良:描繪城鄉一體新畫卷

2012年11月26日08:54   來源:河南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城鄉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2010年以來,新密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向著城鄉一體發展邁出了一大步,城鄉面貌發生了可喜的巨大變化。

如今,在新密1001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產業園區、新型社區、生態廊道、田園風光,交織出一幅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美好畫卷……

這幅畫卷,蘊含著我們察市情、析現狀、求轉變、謀發展的過程,是我們探索“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

環境亟待改善的困局,逼迫我們探索城鄉一體發展之路。

新密礦產資源豐富,一度形成煤炭、耐材、造紙、建材四大產業。

然而,過度開採和粗放經營,導致環境嚴重惡化:斷山深坑,棄礦廢井,鋪天蓋地的粉塵,臭氣扑鼻的臟水,讓群眾叫苦不迭。這種狀況不扭轉,發展難以持續,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將變成空談。

一個探索給了新密新的轉機。為解決煤礦沉陷區群眾搬遷安置問題,我們在縣城建設功能完善的居民小區,深受群眾歡迎。其他農村的居民也很向往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像城裡人一樣生活”。

這啟發我們:推進城鄉一體化,是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解決“三農”問題、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

統籌城鄉規劃布局,在打造三級城鎮體系中推進城鄉一體。

推進城鄉一體,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過去偏重於城市的建設和發展,農村納入不到縣域發展的大盤子當中。而僅僅依靠縣城的發展,難以實現統籌城鄉發展的目的。

基於此,我們按照城鄉一體推進的原則,規劃全市發展格局,打造市、鎮、村三級城鎮體系,強調縣城中心城區、中心鎮、農村社區建設並重,積極引導農民向城鎮集中、生產要素在城鄉合理流動。

針對新密丘陵縱橫的地形,面對煤炭沉陷安遷的現實,303個行政村便於向城區集中的就向城區集中,適合向鎮區合並的就往鎮區合並。有71個村並入了城區,83個村並入鎮區,149個村合並到56個新型農村社區。城區、新市鎮、新型社區三級城鎮體系互為補充,各顯特色,構建了城鄉一體框架,加快了城鎮化步伐。

在強化產業支撐、產城融合產區融合中推進城鄉一體。

大量農民進城鎮社區和農村社區,解決他們的就近就業,是支撐城鄉一體發展的關鍵。為此,我們把產業園區與三級城鎮體系統一規劃、同步建設,城鄉產業互動發展,產城融合產區融合相得益彰。

我們在城區、鎮區周邊,規劃建設11個產業集聚區。其中,以品牌服裝、裝備制造產業為主的省級產業集聚區1個,積極承接鄭州服裝市場轉移。現在,400億元的品牌服裝加工貿易基地快速推進,錦榮國際等重大項目紛紛前來投資。以新型耐材、高檔造紙產業為主的市級產業集聚區3個以及鄉鎮工業園7個,突出發展新型耐材,加快建設國家千億級新型耐材產業基地,瑞泰科技、安耐克等重點企業帶動明顯。

這些產業集聚區、工業創業園為農民創造就業崗位10萬個,帶動農民就近就業、就近安居,強力支撐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在新型社區周邊,我們規劃農民創業園56個,啟動了一批高標准良田、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等,既保糧食穩產增產,又讓農民就地轉化為產業工人。

工業向產業集聚區集中、農民向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集中——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帶動了新密城鄉二、三產業的發展,城鄉一體發展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態勢。

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延伸中推進城鄉一體。

城鄉差別的一個重要方面,體現在公共基礎設施的差別。我們從完善交通網絡、改善環境衛生、美化居住條件等方面,使農村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提升。

我們規劃建設道路54條350公裡,高標准公路網絡從市延伸到鄉鎮、社區,讓城與鄉緊密相連。

“路林相隨、林隨路走”。在市、鎮、社區道路旁栽植幾十米寬的觀賞林,形成郁郁蔥蔥的生態廊道,讓鄉村如畫、生態宜人。

在每個新型農村社區,都配套25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讓群眾“住得好”、“生活得更好”:各社區天然氣、暖氣一步到位﹔利用生態污水處理設施,廢水再利用形成人工濕地﹔垃圾實行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污水橫流、垃圾亂扔的現象在新密基本絕跡。

如今,新密已建成36個新型農村社區,或依山而建、或傍水而居,綠化優美,游園精致。農村家庭的居住條件甚至比城裡人還要好。

通過強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新密基本形成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在完善公共服務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中推進城鄉一體。

推進城鄉一體發展,就是要讓農民享受到與城裡人一樣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促使城鄉經濟和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協調發展。

按照城鄉一體化理念,我們致力縮小城鄉在環境、教育、醫療、消費等方面的差距。

在每個社區配套建設社區管理服務中心、大型超市、衛生室等。每個社區都建有幼兒園,5000人口以上社區配套建設小學、1萬人口社區建中學。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就醫、就學、購物、消費等服務。

我們還嘗試為農村社區辦房產証,新社區居民優先享受政府補貼的小額貼息貸款,讓居民享受與市民一樣的待遇。

我們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實現了城鄉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全覆蓋,讓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更加有保障。

生活環境好了,生活方式變了,農民悄然轉身為市民,曾經的鄉村正在創新社會管理,城鄉一體發展逐步成為現實。

“新型社區是我家,一點不比城裡差”。新密的實踐表明,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我們統籌城鄉、破解“三農”問題、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新密的轉型之路、提升之路、富民之路。

走好這條路子,新密正逢其時,必須一以貫之地持續走下去。

(作者系中共新密市委書記 編輯 宋華茹 王華崗)

(責編:喬業瓊、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