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由於日本侵略軍的瘋狂進攻和“掃蕩”,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使解放區(即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財政經濟發生了極為嚴重的困難。為了戰勝困難,堅持抗戰,1942年底,黨中央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號召解放區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開展大生產運動。解放區軍民在黨中央和毛澤東的親自領導下,開展了南泥灣、槐樹庄、大風川等地的屯田大生產運動。王震率領的三五九旅開赴南泥灣實行軍墾屯田。經過3年奮戰,在缺乏生產資金和生產工具的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發揚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把南泥灣變成了“陝北江南”,成為大生產運動的模范。軍隊、政府機關和學校發展自給經濟,是抗日根據地大生產運動中的一個創造。解放區抗日民主政府辦了許多自給工業﹔軍隊發展了以自給為目標的農業和部分工商業﹔機關、學校也發展了自給經濟﹔農民廣泛組織起來發展農業生產。 敵后軍民在頻繁的反“掃蕩”作戰中,實現勞武結合,一面戰斗,一面生產。各級黨政干部也都積極投入大生產運動,和群眾同甘共苦。陝甘寧邊區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健康發展,成就顯著。農業和工商業的產值迅速增長,dafabet888经典娱乐场,dafa888官网負擔大大減輕,軍民生活明顯改善。
大生產運動的開展,使解放區克服了嚴重的物質困難,粉碎了敵、偽、頑的封鎖,為爭取抗戰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密切了黨政軍民關系,樹立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積累了經濟建設的經驗,培養了經濟工作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