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胡風思想 |
|
|
|
|
胡風(19O2~1985),現代文藝理論家、詩人、文學翻譯家。原名張光人,筆名谷非、高荒、張果等。湖北蘄春人。1920年起就讀於武昌和南京的中學,其間開始接觸“五四”新文學作品。1925年進北京大學預料,一年后改入清華大學英文系。不久輟學,回鄉參加革命活動,后一度任職於國民黨的宣傳、文化部門。 1929年到日本東京,進慶應大學英文科,曾參加日本普羅科學研究所藝術研究會,從事普羅文學活動。1933年因在留日學生中組織抗日文化團體被驅逐出境。回到上海,任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宣傳部長、行政書記,與魯迅常有來往。胡風的理論批評文字涉及多種文體及中外作家作品、“五四”新文學運動中出現的理論問題等,但中心是圍繞著現實主義的原則、實踐及其發展而展開的。對胡風的一些理論主張,長時期內一直存在著不同意見,展開過批評,發生過論爭,胡風堅持自己的觀點,進行了反批評。1954年向中共中央寫了《關於幾年來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即“三十萬言書”),被定為“胡風反革命集團”之首,被捕入獄,並開展全國范圍的批判、斗爭。1979年獲釋。1980年平反。后出任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和文化部文學藝術研究院顧問等職。他的文學理論著述輯為3卷本《胡風評論集》出版。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