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09:21 來源:《工人日報》
記者 楊登峰 攝
“不怕不怕,機器人代替不了人的突破創新。”
聽到記者談及機器人進工廠“搶飯碗”話題,黨的十九大代表、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江北發動機工廠發動機維修工張永忠連說了兩個“不怕”。
張永忠代表已經在汽車生產行業工作30多年了,他有兩個“外號”,一個叫“土專家”,因為他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就能解決用戶的難題﹔另外一個叫“老中醫”,他用“望聞問切”四招就能快速判斷發動機的問題所在。
每一次面對難題,他總能用不同於前人的創新方法解決。這其中,有的省時,有的省力,“最終,都是提高勞動效率的”。張永忠代表說,機器人進車間在生產的穩定性上固然有所提高,但是在發現問題、流程再造等方面還得靠技工的創新性。
在他看來,當機器人代替人做了很多機械性、重復性工作后,人應該騰出時間和精力去不斷地優化、創造。“隻有不斷推陳出新,我們才會進步,才會強起來。”
“這需要不斷學習、鑽研,否則怎麼能夠發現問題所在?”張永忠代表認為,新時期的產業工人必須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要真正形成十九大報告中所提到的“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記者 張世光 沈剛)
相關專題 |
· 十九大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