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0日09:00 來源:中國僑網 手機看新聞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8日上午在北京拉開帷幕,根據安排,8日下午至9日這一天半的時間內,34個代表團相繼對媒體開放。半天多至十余個代表團同時開放的情形讓記者們感受到了“快樂的煩惱”。
代表團細心服務媒體
由於隻要是持証記者,就可以按照自身興趣選擇旁聽任意開放的代表團討論。因此,代表團都做好了大批記者同時趕到場的准備。
在會場的記者區盡可能多的擺放桌椅、預先備好本團的相關資料、准備充足的飲水、有些代表團甚至還准備了幾卷膠帶,以備有記者需要將錄音筆固定到音箱上面。
當然,對記者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提問機會。在這兩天的開放時間裡,代表團的“主持人”都會注重控制本團代表的發言時間,從而確保媒體有充足的提問時間。在選擇記者時,也盡量均衡考慮國內國外媒體。
記者趕場應接不暇
8日下午,7個代表團同時開放,記者們還能勉強穿梭於多個會場之間。
到9日,上午13個代表團、下午14個代表團同時開放的安排,讓記者們開始有些應接不暇。
攝影記者還好,根據自身需要,從頭到尾淡定“掃會”,將熱點人物一一納入鏡頭之中。文字記者則隻能忍痛割愛,自己盯住一個會場,再請求同行幫忙用錄音筆從其他場地帶回一些隻言片語。
爭搶提問各出奇招
在這一天半的開放時間中,各代表團開門迎客,對敏感問題也是有問必答,這讓本已珍貴的提問機會變得更加搶手。
為了被主持人點到,記者們各出奇招。提早入場,搶得好位置自是關鍵,穿著顯眼也被認為能增加“中簽”幾率。
“抱團取暖”也是一個屢試不爽的方法。在會場中,經常可以聽到“香港記者還沒問”、“照顧照顧本省媒體”和“給外國記者一個機會”等呼聲。
一旦“搶”到麥克風,記者也會盡可能多的提升提問效能。同時向多人發問,大問題套小問題,一連串的追問都是常用的技巧。
好在大家關注的要點都還較為接近,所以一些沒能搶到提問機會的媒體也不至於會空手而歸。